所謂批注式閱讀教學指的是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與教材形成一種對話,通過讓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了教學的價值引導和自主構建的功能。因此,教師應通過批注式閱讀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從教材的內(nèi)部去感受文章,欣賞文章,以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在閱讀中充分發(fā)揮其想象?,F(xiàn)以人教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為例,談談我在課前、課中、課后批注的主要引導方法。
一、課前預習,讓學生自由批注
預習是學習課文前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預習中讓學生進行批注,不需要什么固定的格式,學生可以畫出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在對應的空白處寫下對句、段的理解,也可以寫下對這篇課文初讀時的感悟,還可以寫下對文章寫作技巧的欣賞等,往往理解的越深,批注做的可能也就越多些。通過用自己的話簡明扼要地說出課文的大意,為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鋪墊。例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時,一位學生批注如下:讀了課文,我知道這是一篇小說。課文了描寫了“我”的一家盼望于勒回來,最后卻在游船上相遇,大失所望的躲避于勒的過程。故事的結尾很有特色,很出乎我的意料。
從學生的預習批注中可以看出,學生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初步感知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生的預習批注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為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好鋪墊。
二、課中點撥,讓學生專題批注
學生在課前批注時,往往只是停留在對文章表面的理解上,或是淺顯的情感體驗。為使學生對課文有更一層的理解,教師應從文本的核心出發(fā),一步步的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本。
1.主題批注
一篇好的文章,主題應該是明確的。學生通過預習,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有的疑問也已經(jīng)消除了,這時的批注就會較預習有所變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章主題進行批注,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文章主旨,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一位學生這樣批注道:再讀這篇小說,我從菲利普夫婦一家對于勒態(tài)度的前后變化中看到了他們嫌貧愛富、虛偽自私的靈魂。在船上,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tài)度和“我”對于勒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襯托出他們金錢至上的丑惡靈魂。
從學生的批注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已基本領略了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即病態(tài)社會中人性的扭曲,以及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的關系。
2.質(zhì)疑批注
“學者先要會疑”。質(zhì)疑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zhàn),一種探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對課文中某些地方會心存疑慮或有爭議、有不同見解,由于某些原因把疑問藏著、憋著。為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質(zhì)疑批注,并挑選出二至三個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一位學生這樣批注道:既然“我”在心里默念“這是我的親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說明在“我”的心里不管他是貧窮還是富裕,“我”都已經(jīng)承認了這位親叔叔,那么文中的“我”為什么沒有當眾認下這位親叔叔呢?如果這位叔叔真的發(fā)了大財,“我”會不會也和菲利普夫婦一樣,搶著認下這位親叔叔呢?
瞧,學生對“我”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了質(zhì)疑。質(zhì)疑式批注為課堂辯論帶來了源頭,也為語文課堂帶來了高潮。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能讓學生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3.感悟批注
學生學完課文之后,其思想、認識、情感比初讀時必然會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抓住關鍵詞句動筆寫批注,或?qū)υ信⑦M行補充、修正、升華,進一步的檢驗閱讀效果,通過點點滴滴的感悟,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例如一位學生學完課文后這樣批注:學習完課文,我們已經(jīng)能深刻的體會到當時資產(chǎn)階級改革后的法國人民的思想,每個人都充滿著金錢利益。透過故事,我想到人們需要親情和友情,不能像“我”的家人一樣看待有錢的親人就很期盼他來,而對身無分文的親人卻躲的遠遠的,因為“錢不是萬能的”,沒有什么東西是比良心更重要的。
在批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經(jīng)歷了“學生、教師、文本”間的深沉對話后,學生的感悟更深刻了,課后的批注也就成了學生敞開心扉后的真情流露,提出的觀點與問題也是理性的、有見地的。
三、課后拓展,讓學生續(xù)寫批注
續(xù)寫批注也可稱為仿寫、續(xù)寫。這種閱讀方法就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寫法,接著為課文做補充。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課后,可以讓學生對小說進行續(xù)寫:“當衣衫襤褸的于勒敲響菲利普家門……”,也讓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對課文進行改寫:如果菲利普夫婦在船上遇到的是富翁于勒。通過續(xù)寫批注,活躍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視野,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批注的過程中應用對比、聯(lián)想、推理、歸納等方法,讓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讓批注式閱讀教學成為一個事半功倍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