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崗教師崗位上奉獻青春,然后得到正式的教師編制,這不是一個容易兌現(xiàn)的承諾——對用人單位和教師雙方來說都是如此。對用人單位來說是難給編制,對特崗教師來說;有些人3年后選擇了離開,有些人剛一上班就感到理想幻滅。
拿不到中央指定的平均工資
收入低是特崗教師遇到的第一個現(xiàn)實問題。2012年12月15日,江西省饒豐市高溪小學特崗教師劉陽平告訴《教育》旬刊記者,他是服務期滿3年、剛拿到編制的特崗教師,已經(jīng)有4個月沒有開過工資了。這位特崗教師開玩笑地說:“我們是義務勞動,談錢傷感情。” 這一天是周末,鄱陽油墩街小學的特崗教師們去鎮(zhèn)上逛街,但是沒人有錢給摩托車加油,只好去借錢……
和他們在一個QQ群里發(fā)牢騷的新疆特崗教師韓青青則表示,成為特崗教師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真干上這工作才知道,艱苦才剛剛開始呢。
韓青青住在石河子市,她報考的是烏魯木齊市的一所學校,報名簡章上說的是,“報考烏魯木齊市崗位的考生在烏魯木齊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報名確認;報考其他地、州崗位在烏魯木齊市參加考試的考生(含疆外考生)在新疆師范大學報名確認?!?她從石河子趕到烏魯木齊,到了教育局一看,通知說在新疆大學科信學院確認;到了新疆大學科信學院,卻被告知:“你要回石河子……”
來回跑了兩趟之后,總算考上了特崗教師,才知道收入微薄。韓青青帶著一肚子疑問聯(lián)系了全國各地多個特崗教師,一問才知道,原來大家掙得都不多。
有干了3年特崗教師的告訴韓青青,小學、初中的特崗教師工資是一樣的,第一年見習工資,后兩年正式工資,由中央撥款。第一年的見習工資很少,不到1000元。
按照“特崗計劃”規(guī)定,該計劃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以中央財政為主。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特崗計劃”教師的工資性支出,并按人均每年18960元的標準,與地方財政據(jù)實結算。凡“特崗計劃”教師工資性收入水平高于18960元每年的,其高出部分由縣財政負擔。但在新疆,許多特崗教師一個月就1000元,沒有陽光工資和績效工資,再加上住房公積金一年1300元。當?shù)靥貚徑處熂娂姴聹y,自己拿不到中央規(guī)定平均每月1700左右的工資,是不是在層層過手,被克扣了?
《教育》旬刊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在新疆,許多地方的特崗教師都拿不到預期的收入。安徽一些地方的特崗教師首年實習工資只有700多元,還有拖了4個月沒有發(fā)工資的。
教育理想無從著手
有些特崗教師懷揣獻身教育的理想,卻在鄉(xiāng)村學校得不到理解。河北省平山縣合河口小學特崗教師趙越告訴《教育》旬刊記者:“2009年9月我來到了平山縣合河口小學,從這一天開始我成為了特崗教師,就像出征儀式宣誓時說的那樣,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農村教育。但是農村生活的條件太艱苦了。”
趙越從小生活在城市,沒有受過農村的苦。剛到學校的時候感到一切都很陌生,尤其是對山路很不適應,從市里要坐四五個小時的汽車才能到學校。下車之后四面環(huán)山,感覺被大山包圍了一樣,當?shù)氐娜藗円蚕窨垂治镆粯涌粗w越。時間長了之后,趙越慢慢變得麻木,覺得自己把青春耗費在深山學校很不值得。趙越表示:“假期很多,但是到市里的交通就得半天,來回花在路上的時間就需要一天。這里的孩子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當?shù)厝艘约八麄兊暮⒆优c時代完全脫節(jié)。我希望用我的一點綿薄之力幫助這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呼吸外面世界的空氣,這是我能夠做到的唯一的事情。除了我的知識與見識,我還能幫助他們些什么呢?”
趙越在感到光榮與自豪的同時,也感到迷茫與困惑?!拔以谶@里為了孩子,把儲備的知識對他們傾囊相授,可是學生們并不理解。他們覺得來學校就是混日子,不愿意學。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不知道自己在這里干什么,也許這真的是城市孩子和山區(qū)孩子的差別吧。”一說起學生這種學習狀態(tài),趙越就感到無比的失落。
趙越并不打算要編制,只是為了踐行讓農村孩子受到好一些教育的理想,服務了3年就走,但因為他們在工作中受到很大制約,不能推行在大學里和城市學校里學到的教學方法。趙越說:“我感到領導對我們的工作并不重視,是因為不重視我改變農村教育的理想和努力。他們沿襲老一套教學方法,不做任何改進,這不能發(fā)揮我的能力、實現(xiàn)我的教育理想。”
學校領導總是強調提高學生成績。這讓趙越感到,“上面好像更看重的不是學生學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技能,儲備了什么,更看重的是總體分數(shù)搞上去了沒有,平均分搞上去了沒有,在縣里排名如何,難道教育真的就成了完全以分數(shù)說話了嗎?”趙越告訴《教育》旬刊記者:“我們只是把學生領進了知識的大門,可是要想讓他們真正掌握知識,并不是教師逼著就能學會的,現(xiàn)在的教學法就是要求學生會背書。讓他們每天坐在這里干什么,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書發(fā)給他們讓他們在家里背書好了,還要教師干什么!國家一直提倡的素質教育體現(xiàn)在哪?”
趙越希望自己能給學生們傳授更為系統(tǒng)的知識,以及更與時代接軌的思想,而不是做一個幫助學生提分的機器。“按照這種方式培養(yǎng)成為在考試中每次都考100分的人,學到的知識完全不實用啊。就拿我教的英語來說,英語最基本的職能是與人交流,但學校要求的英語教學完全不重視口語,就是看分數(shù),不管學生是否學會了運用英語?!彼袊@地說:“我們就是教育的劊子手,生生剝奪了學生用語言交流的能力!”
現(xiàn)在趙越做特崗教師已經(jīng)滿3年。他把特崗教師經(jīng)歷當作一段人生的奉獻、人生旅途中的一筆財富,引以為傲,但是“不會留在山里浪費青春”。
“我們什么也改變不了”
也有一些特崗教師受到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熱烈歡迎,自己也努力工作以圖回報,但是“青春的理想敗給了無奈的現(xiàn)實。”
2010年9月,特崗教師聶開平到地處偏僻的貴州省黔西縣五里鄉(xiāng)落圈小學報到,半路上為了吃午飯乘車去了十幾里外的小鎮(zhèn),到那里才知道沒有回程車。焦急中,他接到學校電話,很快就被學校派車接回。他第一次體會到學校對自己的關心。聶開平的工作地點不在中心校,陳校長親自送他到鄉(xiāng)村小學,并叮囑當?shù)貙W校安排好他的食宿。
聶開平很快發(fā)現(xiàn),山村孩子非常簡單、純凈。他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在下課的時候圍著他坐在草地上,聽他講天南海北的稀奇事,通過這位教師認識山外的世界。聶開平給孩子們講的就是公交車、地鐵、上網(wǎng)之類的東西,但孩子們仍然充滿著好奇、無比專注。周末,聶開平會走很遠的路,到有網(wǎng)的地方下載電影到筆記本電腦里,給孩子們觀看。這個時候也是山里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光之一。為了這一刻,孩子們會告訴聶開平:“老師,我們好好學習,你放電影給我們看,好不好?!?/p>
一個春天里的下午,天氣異常的炎熱。都快下第一節(jié)課了,有幾個學生才來,聶開平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學生們都埋著頭,一言不發(fā),眼里噙著淚水。等聶開平平靜了下來,一個學生把一包東西放到講桌上,然后徑直回座位。聶開平下課后回到辦公室,打開一看是春菜。原來他們是冒著烈日用中午的時間去給老師找春菜。
但是美好的感覺在2012年12月14日被擊得粉碎。這一天聶開平在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了兩個五年級的兩個女孩子,各抱著一只大白鵝,顯然要去集市上賣。就在她們發(fā)現(xiàn)聶開平的一瞬間,她們一下子躲到了路邊的角落。聶開平也馬上將視線轉向了別處,因為他讀懂了,她們不想讓老師看到自己去賣鵝。這些孩子明明害羞,卻還是要去賣鵝,因為她們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爺爺奶奶都老了。在這一瞬間,聶開平意識到:我們什么也改變不了,讓這些孩子了解城里有網(wǎng)吧、地鐵或者看他播放的電影,只會讓他們更加意識到差距,產生自卑感。聶開平由此對自己的理想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
廣西梧州藤縣瑯南鎮(zhèn)瑯南村中心小學特崗教師王喜霞是城里長大的孩子,為了現(xiàn)身農村教育做了3年特崗教師?;氐匠鞘泻笏械阶约菏チ?年青春,極度的失落讓她對學妹發(fā)出這樣的警告:“準備報特崗教師的同學們,請在報之前一定要先考慮一個重要問題——你是否打算在農村結婚生子,否則你就會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費在教學上,沒時間談戀愛。等合同到期,年齡也大了,回城市里,既沒人又沒錢,成為大齡剩女?!?/p>
王喜霞表示,特崗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我們到山區(qū)支邊,抱著無比的希望,希望能把這里的孩子盡力教好。可是當?shù)貙W校領導和本地原有教師卻百般刁難,怕?lián)屃怂麄兊娘埻??!?/p>
王喜霞了解到的現(xiàn)實是,特崗教師的工資幾個月才發(fā)一次。承諾被打折扣不說,還要拖欠。特崗教師多被派去山區(qū)學校,而這些山區(qū)學校原有的教師都被調到城里了,只是上報的名單還是在山區(qū)小學。所有的教學任務都壓在特崗教師身上,周末都不能休息。
王喜霞的一位特崗教師朋友告訴她:“特崗是大學生的墳墓?!彼龑Υ吮硎菊J同。她學的是計算機專業(yè),就報了計算機教師??墒堑搅藢W校才知道,山區(qū)電力不足,只有夏季水力發(fā)電充足才能用電腦。她只好服從安排去教小學二年級,語文、數(shù)學都要教。她接手的時候全班平均成績是語文28.93,數(shù)學30.2。王喜霞接手后沒有抱怨,只想用自己的努力讓那些孩子學到更多。那些孩子連自己的國家叫中國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中國舉辦了奧運會,更不知道世界杯、NBA。他們一生下來就在大山里,一抬頭就只能看見兩山之間那一小片天空。王喜霞想用城市里的方式教學,卻被校長罵:“不準你亂來!”王喜霞被氣得笑了:“這樣罵我,只是因為我上課讓同學們以小組形式圍成一個圈討論問題。他們說我的課堂不像課堂,像養(yǎng)了一群雞。哈哈……”還好一個學期下來,班上的學生成績平均上了60多,這才不再被罵。
王喜霞在學校很少接觸電腦。由于學校不通郵,連電腦報都沒有辦法訂。3年之后,王喜霞感嘆:“我來這里要改變當?shù)亟逃亲罱K我失敗了?!?/p>
特崗教師們滿懷期待來到鄉(xiāng)村學校投身教育事業(yè),但是卻遇到種種挫折。待遇低、教育理念不被理解、受到環(huán)境限制感到無力改變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面前,特崗教師們只有深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