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江西省教育廳發(fā)布《江西省特崗教師管理辦法(試行)》,對于3年服務期滿后轉正的特崗教師,作了些頗為嚴厲的規(guī)定:“3年內不得調入市區(qū)(或縣城)學校及其他事業(yè)單位?!?/p>
其實,對“3年服務期滿后”是否必須要求特崗教師“扎根基層”的問題,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副司長宋永剛就曾明確表示,縣城及鎮(zhèn)中小學教師空缺,可以優(yōu)先從服務期滿的特崗教師中選拔人才,特崗計劃的模式是一批教師服務到期了,另有一批教師及時補充進來,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求大學畢業(yè)生長期扎根農村一輩子。
安徽:“特崗”不特殊
根據安徽省教育廳師資管理處統(tǒng)計,2009年招聘的首批特崗教師中有3307人在2012年經過考核獲得合格證,最終有3163人選擇繼續(xù)留在農村學校任教,留任率達95.6%,在國內首屈一指。據了解,安徽省4年共聘用“特崗計劃”教師14100萬名,目前仍有12667人在崗。安徽省阜南縣2009年招募了首批特崗教師290人,3年過去了,有288人選擇留任。阜南縣教育局人事股負責人高田說,特崗教師的到來給當地農村教育帶來了新的面貌和教學理念,尤其是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的補充,使當地教學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為了留住人才,當地也做了實實在在的努力。
為了留住特崗教師,安徽省采取“特崗不特殊”的管理模式,讓特崗教師與當地在編教師同樣參與職稱評定、獎項申請。如石臺縣要求各設崗學校均將特崗教師培訓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進行管理,同時確保特崗教師待遇與當地在編教師相同,使其收入有保障。
獲得各種高質量的培訓是安徽特崗教師的“福利”。2012年8月,安徽師范大學舉行的新一期“國培計劃”,專門為特崗教師設置了“能力提升培訓班”,幾百名優(yōu)秀特崗教師參加。除了這種特定的業(yè)務培訓,每名特崗教師上崗之前,都有統(tǒng)一的崗前培訓,以安徽省內的師范院校作為培訓基地,進行“備課與教學設計”“教師職業(yè)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專業(yè)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崗前培訓還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動員大會,讓特崗教師了解安徽廣大農村教育的現狀,強化其扎根農村的意識。
在利辛縣,為提高特崗教師的業(yè)務能力,采取“一幫一”或“師帶徒”等措施,給特崗教師參加優(yōu)質課展示、說課比賽、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比賽等各種教研活動的機會。每年縣鎮(zhèn)兩級政府還在表彰先進教師評選中分配一定的名額給特崗教師。
正是這樣“全方位”的誠意,感動了一批年輕人。舒城縣安萊小學是一所學生不足百人的山村小學,特崗教師丁愿擔任四年級的班主任兼數學教師,同時負責全校音樂、體育、美術、英語課程的教學,面對這樣繁重的教學任務,剛剛畢業(yè)的丁愿堅持了下來,并出色完成工作。兩年之后,她被評為2011年“安徽省優(yōu)秀特崗教師”。2012年3年服務期滿,丁愿留在安萊小學,成為一名正式教師。
江西:崗位招聘地區(qū)化
根據江西省教育廳的統(tǒng)計,江西省在2009年招聘的2100名“特崗計劃”教師,到2012年,3年服務期滿。經過考核后,共有1567人被聘為正式教師,留在當地農村學校任教, “留任率”為74.6%。和安徽等省份相比,江西省特崗教師的“留任率”并不高。
特崗教師給江西師資帶來新鮮血液,同時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2009年,江西省修水縣共招聘特崗教師600人左右,很多來自外地,修水縣教體局人事股工作人員徐盛政說:“在3年服務期內,很多家在外地的特崗教師就離開了,特崗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偏遠山區(qū)教師的稀缺,但是特崗教師的狀態(tài)不穩(wěn)定性與教學經驗的缺乏,影響著農村教育的發(fā)展。解決的辦法最好是崗位招聘地區(qū)化?!彼^地區(qū)化,就是以當地戶籍的大學畢業(yè)生為主?!?012年江西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告》明確提出,“符合條件的本縣生源畢業(yè)生,回原籍所在縣農村學校任教,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聘用。”地區(qū)化是避免特崗教師3年服務期滿后流失的有效手段。
為了留住特崗教師,修水縣以往采取的辦法只有一個——感情。徐盛政說:“我們一直從細節(jié)上用真情去打動這些特崗教師,希望他們對這里產生感情,從而留住他們。一旦發(fā)現他們遇到什么問題,我們都會及時解決?!笨墒牵按蚋星榕啤钡男Ч⒉缓?,3年服務期滿后,教師們紛紛離開。“雖然很多年輕的特崗教師表現得非常好,但是他們真的愿意留在大山里嗎?”
家住江西省九江市的特崗教師許文從城市來到農村小學,她曾經信心滿滿:“我一直覺得,支教就跟義務獻血一樣,如果大家都不行動,那些邊遠山區(qū)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怎么辦?我就暗暗地告訴自己,一定要盡自己的努力,讓這些學生學好知識,讓他們有走出大山的機會?!钡牵?年服務期滿后,因為各種原因,許文還是離開了。
對于家在外地的特崗教師,3年服務期滿后的工資標準過低,也是他們選擇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江西省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對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學校的,經審核,辦理事業(yè)單位人員聘用手續(xù),將其工資發(fā)放納入當地財政范圍。”轉入地方編制后,即意味著工資比3年服務期內的減少。其實即使在3年服務期內,特崗教師工資也不高,所以外地教師難以在本地扎根。
徐盛政說,據統(tǒng)計,凡是家在本地的特崗教師3年服務期滿后差不多都留下來了,他們平時對教學也格外負責任,有扎根的愿望。所以我們要提倡特崗教師地區(qū)化。
青海:解決編制的“瓶頸”
青海省自2006年實施“特崗計劃”以來,共招聘了5030名特崗教師,幾乎遍布青海省全部區(qū)縣。服務期滿后,至少有1700名特崗教師自愿選擇留任。但是,愿意留任卻未必能留得下來,因為據青海省教育廳師范處處長李敏介紹,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后進入正式編制存在一定的困難。
服務期滿特崗教師的去留,青海省有明確規(guī)定,即服務期滿并考核合格,且本人愿意繼續(xù)留在當地任教的特崗教師要在編制內正式聘用,并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范圍。但到2012年底,青海省2006年和2007年招聘的服務期滿且愿意繼續(xù)留任1447名特崗教師中仍有352名未能按期納入編制管理范圍。
據李敏介紹,聘任期滿特崗教師未能按期納編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地區(qū)在申報特崗教師需求計劃時,考慮了因中小學在校生變化產生的減編因素。二是個別地區(qū)按生員比核定編制核算辦法,雖然教師編制已超,但由于辦學分散、學校規(guī)模小、班額偏小等布局結構問題,造成了編制內教師實際上無法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需求。青海省現行的中小學教師編制是依據2003年在校生數核定的,一直沒有進行動態(tài)調整。
為了保證特崗教師順利納編,青海省規(guī)定,凡已招聘了特崗教師的地區(qū),不得再自行招聘中小學教師,現有空編和未來教師自然減員騰出的編制,要全部用于特崗教師。對當年確實因編制問題無法進入正式編制的特崗教師,由當地財政保障其享受在編教師同等工資待遇,并保證在近年內進入正式編制。
2012年底,青海省教育廳對各地申報的特崗需求計劃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凡是沒有空缺編制和存在聘任期滿特崗教師未納入編制及特崗教師待遇未得到全面落實的地區(qū),一律不再納入“特崗計劃”實施范圍。這是一個不得已的措施,雖然對落實編制有促進作用,但卻可能因為地方保護而將特崗教師拒之門外,無法提高師資質量。樂都縣教育部門的某工作人員曾對特崗教師說,你們是因為沒有工作,才當特崗教師的,要認清自己的身份。
李敏說,特崗計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牧區(qū)中小學教師緊缺狀況,提高了農牧區(qū)新聘教師質量,改善了教師隊伍學科、學歷和年齡結構,非常有益,會堅持下去。
河南:提高“特崗”待遇
河南省是招聘特崗教師的大省,從2009年至2012年,共聘用特崗教師4萬多名。河南省洛陽市2009年招聘特崗教師1040人,3年服務期滿后有967人轉為正式教師,留任率為93%。特崗教師流失率最低的是新安縣和洛寧縣,被控制在4%以內。
除了中央財政撥付的專項資金,河南還為特崗教師提供地方性津(補)貼、必要的交通補助、體檢費、社保,這些資金由地方縣區(qū)財政部門解決。
在河南,考上公務員和城市教師是特崗教師離職的主要原因。在洛陽市汝陽縣注明離崗原因的8名特崗教師中,3名教師的離崗原因是考上了公務員,2名是考上了城里的教師。伊川縣教育局師訓工作負責人郭全章說,由于2009年市縣招聘教師在特崗教師招聘之后,所以2009年流失的特崗教師大多都是這個原因。“盡管我們盡全力為特崗教師解決工作、生活問題,但農村條件差是事實,特崗教師選擇離開,為自己的前途做出別的選擇,我們也很無奈?!惫抡f。
李利彥原是洛陽市汝陽縣付店中學的一名特崗教師,教兩個畢業(yè)班的英語課程。從教期間,她曾獲得洛陽市技能大賽三等獎、縣優(yōu)秀班主任獎、優(yōu)質課一等獎、優(yōu)秀輔導獎等,所帶的班級包攬了學校所有的第一,被評為縣級優(yōu)秀班集體。但如今的李利彥已順利考上了河南省的公務員。她說,雖然自己工作得不錯,但教學過程中她感覺自己的性格不太適合這個職業(yè),公務員發(fā)展空間也更大。
為吸引特崗教師,河南省采取了提高工資的辦法,從2012年起,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對特崗教師服務期內的工資性補助標準從年人均2萬元提高到年人均2.4萬元。另外,3年服務期滿后,可享受國家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è)生面向基層就業(yè)、從事“三支一扶”和扶貧工作的各項優(yōu)惠政策;且愿意留在當地繼續(xù)任教的,所在地政府要為其落實工作崗位,與當地正式教師享受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