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網站發(fā)布《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騷擾學生、遇突發(fā)事件不保護學生人身安全、收禮或有償補課等十余項行為屬于“違反師德”,將視情節(jié)輕重分別給予相應處分。有償補課作為師德紅線,教師一旦觸碰到師德紅線,將會受到相應的處分,說明了教育部制止教師從事有償補課的力度和決心。
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不惜一切代價支持孩子的學習,即使是有償補課也有強烈的欲望。某些老師,參與有償補課的出發(fā)點就是獲取利益的最大化,有損教師形象,有損教師師德,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應該予以制止。但是,對于教師的有償家教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對于少數(shù)知識點接受消化不好,老師進行適時點撥完全有必要。家長對老師的額外付出給予一定合理的經濟補償也完全合情合理。如果老師誘導學生補課,或者老師收取高額的補課費用,完全從經濟利益出發(fā),當受到相應的處分。因而,對于教師的有償補課要分別對待,不能一刀切。
制止教師有償家教不能停在制度執(zhí)行上,政府相關部門及學校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張爽指出,若想從根源上解決有償家教問題,與之相配套的保障性政策也要落實到位。比如,確保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的按時、足額發(fā)放,并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的平均待遇。另外,加大對于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和民辦學校的監(jiān)督和管理,否則會導致公立學校在職教師心態(tài)失衡。網絡已經普及,教會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可以通過在線課堂,或者查閱相關網站進行自主學習,這也可以減少有償家教的可能性。
(博客鏈接:http://taoli.jyb.cn/home.php?mod=spaceuid=1021452do=blogid=846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