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3年元旦,我國已有27個省市公布了異地高考方案。推進異地高考,應該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隨著異地高考方案的公布和實施,各種矛盾將越來越多的呈現(xiàn)出來。真正考驗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地政府的是2013年。在筆者看來,與異地高考成為2012年全年度關注的一個熱門教育話題一樣,2013年,異地高考還會繼續(xù)成為全年度的熱門話題。而與之相關的教育公平問題,會引起整個社會的更多關注。
首先,既已頒布的異地高考方案如何實施,將影響到各地異地高考政策的走向。據(jù)媒體報道,在率先宣布于今年開放異地高考的黑龍江,推進異地高考遭遇阻力。按照黑龍江的政策,只要有3年高中學籍,即可在黑龍江報名高考;可是,一些隨遷子女卻難以在當?shù)馗咧修k出學籍。如此看來,雖然黑龍江設置的異地高考門檻不高;可是,在現(xiàn)實中,教育部門、學校極有可能設置人為的障礙。浙江的異地高考方案,也讓隨遷人員有擔憂。浙江的異地高考方案是與中考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中考方面是否設置門檻限制,將直接影響到異地高考的開放度。
其次,北京、上海的具體方案會是如何,直接關系到異地高考的全局。筆者一直認為,如果北京、上海、廣東的異地高考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異地高考問題就可以說沒有得到解決。因為北上廣是異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區(qū)。根據(jù)已經(jīng)公布的方案,北京只是過渡方案,2013年中將出具體方案,上海只是原則方案,具體方案也將在2013年中出臺。可以想象,圍繞這兩地的具體方案,將有持續(xù)不斷的博弈。今年兩會之上,北京、上海的異地高考方案,將會是一大熱點。
按照《教育規(guī)劃綱要》所確定的高考改革精神,如果我國切實推行“政府宏觀管理,專業(yè)機構(gòu)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的高考改革,實行“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異地高考問題已經(jīng)得到全面解決,根本無需各地自行出臺方案。因為按照這一改革,我國的全國性大學實行基于統(tǒng)一測試的自主招生,全國所有考生在任何地方都可報名高考,高考報名的戶籍限制也就不存在了。簡單地說,要擴大高考公平,必須推進高考改革。
(博客鏈接:http://blog.sina.com.cn/bqx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