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吳川部分地區(qū)學生上課須自買桌椅。教育局稱:因經(jīng)費緊張,“一張桌椅不到一百塊,對家長們來說不是問題”;家長則認為:桌椅應由學校提供,要求學生自帶加重家長負擔。(2013年1月1日《南方農村報》)
去年湖北麻城讓學生自帶課桌引來如潮批評。迫于輿論壓力,當?shù)睾芸煜敕皆O法解決了“經(jīng)費不足”的問題。按理說,殷鑒不遠,各地應該避免類似情形再現(xiàn),廣東吳川何以無動于衷?
當?shù)厝斡蓪W生自買桌椅不說,從學校到教育官員,都還表現(xiàn)得無比坦然,仿佛學生自買課桌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不見羞愧,連解決這一問題的意愿都看不到。吳川市教育局一副局長則稱:“我孩子當年上學也是自帶桌椅”,目前也沒有購買計劃,因為“沒有這筆資金”。讓學生自買桌椅這樣的事持續(xù)多年,主管官員沒有絲毫愧疚,甚至習以為常,實在有辱其職責。
拋開這些“離奇”的說辭不談,學校和教育部門異口同聲的托詞是“經(jīng)費不足”。但媒體采訪時也發(fā)現(xiàn),某校為了迎接教學驗收,用于改善學校環(huán)境就花了一萬多元,以百元一套桌椅計算,這就夠解決一百多名學生的難題了。什么樣的驗收?需要什么樣的“環(huán)境”?比解決桌椅這樣基本的教學設施更重要?
關于教育經(jīng)費問題,2012年5月,吳川市財政局局長在人大會議作報告稱,全市教育支出50632萬元。這些錢都花到了什么地方,是否真的拿不出一點錢解決學生的桌椅問題?其實,當?shù)亟逃敖?jīng)費不足”是個偽問題。2003年底,國家審計署對吳川教育局財務狀況進行審計時發(fā)現(xiàn),該局及所屬教辦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吃飯開支”竟高達600多萬元,局機關日均報銷餐費達到4000元。作為一個教育經(jīng)費一直捉襟見肘的縣級市,這樣的奢靡一度引起輿論震驚,被媒體形象總結為一邊喊經(jīng)費“吃緊”,一邊埋頭“緊吃”。如今,吳川的教育經(jīng)費依舊“吃緊”,只是不知道“緊吃”的現(xiàn)象是否依然存在?
相比于麻城,吳川更讓人震驚的就是學校和教育官員的“坦然”姿態(tài)。由此也可見,當?shù)厝钡慕^不僅是教育經(jīng)費,更是對教育的責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