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導讀
深度點評
湖北省異地高考方案中正平和,很好地執(zhí)行了教育部對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要求。該方案既規(guī)定了考生要有3年學籍,也規(guī)定了考生家長的工作和居住要求,這就避免了高考移民和非隨遷子女搭政策便車。湖北對考生和家長的要求并不高,屬于比較務實的規(guī)定。
湖北省之所以能做到如實貫地徹教育部的要求,與湖北本身承受的外來工子女就學壓力較小有一定關系。過去若干年來,外省考生在湖北參加高考的人數(shù)很少。
教育部制定的異地高考政策,特別提出要防范高考移民。所謂“高考移民”,是指從考生較多、高考錄取競爭較激烈的地區(qū),流向考生較少、錄取競爭較低的地區(qū)。在異地就讀時間越短,高考移民的傾向性就越大。所以湖北省對3年高中學籍的要求有效排除了高考移民。按照這一要求,2013年湖北省省內(nèi)高考生約有43萬,符合湖北異地高考條件的省外考生不到2000人。這個人數(shù)對于整個湖北來說可謂微不足道。其原因在于,作為人口輸出大省的湖北,其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也較高,對“高考移民”來說,湖北不是一個好的選項。這不足2000名外省考生在湖北參考,多是因為家庭原因等因素而迫不得已,是真的隨遷子女。
教育部出臺的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政策其實已經(jīng)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各種情況,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已經(jīng)在最大限度上努力體現(xiàn)了公平。這次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是在京滬穗深和江浙等地外來工子女及其家長的大力呼吁下出現(xiàn)的。
從社會上的反響來看,那些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較低地區(qū)設置了較高的異地高考門檻,對此人們意見普遍較大。其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防范高考移民是各地開展異地高考工作中必須注意的一項內(nèi)容。
有些地區(qū)制定高門檻,正是貫徹這一要求。湖北由于本身的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較高,不需要做過多特殊防范措施,就能避免高考移民向湖北遷移,但這不能表明其他省市也不面臨這一問題。
如果中國各省的異地高考政策都能像湖北這樣獨立自主地貫徹教育部要求,則對異地高考的實施或許會更順利一些,爭論或許會更平和一些。
家長熱議
肖敏銘是武漢市東西湖區(qū)為明高中的一名學生,戶籍在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8年前,小肖的爸媽來武漢做生意,從那時候起,小肖先后在武漢市讀完了小學和初中。幾天前,班主任老師告訴小肖,經(jīng)過教育部門的資格審查,她符合湖北省剛剛出臺的異地高考政策,可以在武漢報名參加考試。按照之前的高考政策,不管小肖在武漢學習了多少年,都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這樣的硬性規(guī)定,一度讓小肖一家人憂心忡忡。荊州中學是湖北省一所不錯的重點中學,女兒在該市就讀的本地學生家長孫強軍表示:“2013年湖北全省高考生有43萬,而省外考生不到2000人,荊州的省外考生就更少了。所以,湖北開放異地高考,對我們荊州中學的學生影響不大?!?/p>
在湖北經(jīng)商兩年的老于認為,高中3年學籍這個要求還是時間有點長:“幸好我的孩子明年才升入高中。不過有了這個政策,我就可以提早做準備了。”
焦全明雖然是一位湖北籍學生家長,但是他夫妻二人長年在四川做生意,他的孩子也跟隨在身邊上學。他表示:“湖北省的異地高考政策對我沒有直接的影響,但一定有影響。我認為如果每個省都對外省學生放開異地高考,則受益的會是所有人。我的孩子符合四川省的異地高考條件要求,應該不會回湖北高考了。我們既是四川省異地高考的受益者,也是湖北異地高考的受益者。只有省省開放,才能人人受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