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燕
一直在思考著語文教學怎么提高學生的能力的問題,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高考考綱的要求,應該側重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鍛煉。那么該如何讓小學、初中語文基礎不好的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能力上得到提高呢?傳統(tǒng)的閱讀、寫作教學固然也是能夠起到一些作用,但從我從教經歷來看,效果總不能讓人滿意。本學期初,就萌生了一個課堂改革的想法,將每個星期的五節(jié)語文課進行內容安排,分別從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聽說能力方面進行設計,撇開傳統(tǒng)的教材,自己重新來準備上課的內容,力爭將語文課堂變成結合學生的生活、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文能力提升、讓每個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并且從中享受樂趣的課堂。內容當中的一項是“辯論課堂”。這樣的嘗試是可以進行推廣的,因為這種形式的語文課在很多方面達到了促進學生能力提高的目的。
一、擴大了課堂的容量,將語文學習由課堂延展到了生活
這其實是我思考的依據,也是最終目的。進行課堂辯論,并且選定社會熱點為辯題就是為了讓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應該只是應付考試,而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能夠準確、自如、得體地表達思想和感情,能夠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審美情趣。選擇社會熱點進行辯論,將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和爭議的問題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社會生活中一些與校園生活很不相同的現象,將課堂延伸到生活,擴大了課堂的容量。同時,這些社會現象看起來與校園生活很不相同,其實兩者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在去收集材料、進行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運用所學,由此及彼,將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眼界得到開闊,思維得到延展。
參與辯論的兩個小組為了在辯論中取勝,就要事先在網上搜索大量的資料。在爭辯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生物、歷史、地理甚至法律上的一些知識,也可能會牽扯出許多相關的人物和事件,那么不僅可以讓學生去關注社會,去思考社會想象,還可以讓學生在論辯中明是非,知得失。這種認識因為由學生自己在觀察現象、思考現象、爭辯現象中得出,所以遠比通過學習一篇閱讀文章得到的認識要深刻得多。
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組織能力。辯論會從小組的抽簽、辯論規(guī)則的制定都是主管的科代表負責,各組領到任務之后,在一周內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辯論過程的發(fā)言安排,組長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幾次辯論下來,科代表表現出了很好的協(xié)調能力,各組的組長的組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其次是思維能力。辯論不同于寫作文,也不同于說話,除了提前做好的收集資料、應對策略等的準備外,辯論勝敗的關鍵在于爭辯過程中的應變和應對。參加辯論的學生必須全神貫注傾聽對方的發(fā)言,然后尋找突破口進行反駁,或者傾聽本方的陳述然后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說明。能否抓住重點就看思維的敏感度,而能否進行有力的論辯,就得看思維的嚴密度。參與辯論的學生普遍認為,每一次論辯都是一次鍛煉,也是一次檢驗,更是一次提高,有的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思考得有深度。而思維能力不僅對于學生寫作文有用,對于其將來進入社會對社會問題的思考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第三是表達能力。辯論是靠說話來完成的,平時的課堂,要學生自己站起來說話回答問題都比較困難??墒寝q論不同了,非得站起來說不可,要不然就冷場,就顯示自己這一組底氣不足了,于是,雙方的組員不管是平時活潑的還是靦腆的,都能主動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在兩輪辯論過后,有一些學生是變化很大,平時沒見到他怎么說話,可是在辯論時可以滔滔不絕了??陬^表達能力的提高直接會促進書面的表達能力的提高。
第四是整合信息的能力。每一次宣布辯題之后,雙方開始上網搜索資料。因為是社會熱點,網上相關報道比較多,評議也很多,如何在眾多的信息中選取有用的信息,這需要學生對所有的信息進行梳理,然后分析,歸類,刪選出需要的信息。這個過程是比較長的,既讓學生接觸到大量的信息,了解社會各界對同一個現象的不同的看法,豐富學生的認識,又能使學生在接觸到各種信息后明確自己的觀點,強化自己的認識,還鍛煉了對信息的整合能力。
三、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加了學生對時事的敏感度
社會熱點常常暴露出的是社會問題,學生在對社會問題的探討過程中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去探尋問題產生的原因,揭示問題產生的社會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已經不僅僅是在寫作一篇社會評論文章,更是在盡一個社會人的責任了。
話題或者是涉及到人的基本素質,或者是涉及到社會風氣,或者涉及到道德修養(yǎng),或者涉及到處世方式,對于長時間身處校園,不太了解社會的學生而言,是新鮮的,但又是不新鮮的。新鮮的只是內容,不新鮮的是其本質,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的接觸到類似的現象和問題,只不過沒有進行深入思考而已。對這些社會熱點的思考,使得學生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對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進行思考,無形當中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促使學生去關注社會,關注時事,以自己的視角去審視、去思考。這樣的學生,在將來會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會積極去參與社會事務的人。
語文課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生活是一個大課堂,在這個大課堂中,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辯論課堂只是我所思考的語文生活化的一種形式,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達使得我的辯論課堂緊跟時事,也讓學生不出校門而知天下事,教室之中也劍拔弩張,唇槍舌戰(zhàn),將社會現象剖析得層層見底,將人性揭示得淋漓盡致。小小辯論臺,也是生活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