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祥
【摘要】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只有將語文在生活的土壤中深深的根植,才能夠使其枝繁葉茂。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對大語文環(huán)境加以營造,面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不斷促使語文教學向“生活化”的方向發(fā)展。本文針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深入地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強化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不應當始終在課堂中拘泥,應當密切地與廣博的社會教學相結合,在生活的大課堂當中使學生用好語文以及學好語文。要想讓學生將語文這一人生工具扎實地、真正地、熟練地加以掌握,那么就應當將語文和生活二者之間所存在的“厚障壁”徹底打破,使學生的心靈與語文教學相互溝通,使社會天地與語文課堂相互接壤,強化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并且使學生的學習逐漸地“生活化”。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途徑
(一)加強游戲活動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為了對學生的童心加以保護,使學生能夠在玩中增長智慧,學到知識,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并且從中得到成功的樂趣,那么教師就應當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采用表演、游戲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快樂郵遞員”、“擊鼓傳花”、“游戲拼音動物園”等有趣而又生動的游戲形式展開教學,以此活躍課程氣氛,從而使學生津津有味地學習。采用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加強教材中知識的生活化,這樣能夠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也能夠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能力培養(yǎng)起來,這是能夠將課本知識轉變成生活常識且學生易于接受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開展綜合性學習,推動學生走向社會
綜合性學習的開展,不僅能夠對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所存在的共享資源挖掘出來,還能夠對各科知識技能綜合性地利用起來,有助于推動學生不斷走向社會,在社會的大課堂中用語文、學語文,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講解《家鄉(xiāng)的秋白梨》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是什么?”通常極少有學生知道自己家鄉(xiāng)的特產,進而便帶著疑問和好奇心到生活中探尋問題的答案。這時教師可以對研究性的學習活動加以組織,在社會調查中使學生學習語文。與此同時,學生的調查技能、訪談技能和觀察技能均能夠得以發(fā)展及提高。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真正走進生活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將以往死記硬背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打破,重點對學生自主實踐和自主學習加以強調,重視激勵學生的自悟和自得,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發(fā)現(xiàn)和主動地參與,在合作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比如,在講授《可愛的小蜜蜂》這篇文章時,通常學生能夠很容易地將書本中蜜蜂的無私奉獻精神及蜜蜂的生活特點掌握,但是拋開課本學生卻對蜜蜂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學生將蜜蜂畫成了螞蟻。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走進生活看一看、走一走,讓學生們切身觀察生活中蜜蜂的形態(tài)、蜜蜂的動作和蜜蜂的活動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然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將自己對蜜蜂的觀察及了解寫成小短文或者日記,從生活實踐中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學生更好地體驗生活、融入生活,促進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四)拓展學習空間,溝通“三大課堂”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使課堂內外溝通起來,對社區(qū)、家庭和學校等教學資源充分地加以利用,對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加以開展,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一方面,學生語文學習的第一場所就是家庭,而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便是父母,在家庭中,學生能夠學到豐富的知識,這便需要教師將學生的家庭特點抓住,對語文教學進行巧妙的設計。比如,有些家長是賣水果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寫水果方面的小文章;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服裝廣告進行設計等。通過這樣的措施,學生便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得到家長的贊許;另一方面,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舞臺,教師可以將這個舞臺中所發(fā)生的故事適當?shù)匾M學習中。比如,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并且參與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化”的生活情境;在選舉班干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作自薦書,并且上臺演講;在語文課堂開始前,可以請學生進行短時間的即興演講,對班級生活進行評論或者講述生活中的趣聞等。在這些“語文化”的生活當中,學生便能夠切身感受到學習語文對學生的幫助以及樂趣,進而促使生活運用和學習語文共同提高。此外,社會是廣闊的背景,更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天地,教師可以利用對社會中時髦的廣告詞,比如“使用××牙膏,讓您牙口無炎”、“××啤酒,步步領鮮”等,發(fā)散學生的想象思維,并且加強學生的規(guī)范用詞。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既能夠將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僅注重灌輸語文知識及語言智能發(fā)展的弊端克服,并且也有助于語文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使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語文學習,同時又可以把語文學習還原成生活,真正落實以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只有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才可以更好地生長。
(編輯: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