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高中語文一直是高考中比重最大的學科之一,也是教改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如何將高中語文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新的教學方法轉變,是當今語文教學從困境中走出來必須思考的問題之一,也是教改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以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進行學習和記憶
盡管素質教育已經提出好多年了,但是現在好多教師還是無法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還是桎梏于以前的教學經驗,以機械背誦為主,給學生布置教學作業(yè),以學生的作業(yè)評判優(yōu)劣。
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
隨著近些年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一些陳舊的教學設施已經淘汰,新的教學設施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許多教師還是以課本為主,以板書的形式單一地向學生傳輸知識,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另外,一些教師沒能好好利用多媒體技術,只是以題海戰(zhàn)術對學生進行訓練,而忽視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只求高分、不求能力的培養(yǎng)。
3.緊盯教學目標,沒有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有些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思想誤區(qū),認為只要完成教學目標就等同于完成授課任務,因此,忽視一些課外活動的作用,甚至直接將自習課也轉換成自己的語文授課,想方設法追進度而不求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對于教學進度也是先緊后松或者是先松后緊,缺乏有效的協調。進度安排上和備課內容方面缺乏科學規(guī)范和制訂,對學生授課情況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教學改革建議
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是教改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本人通過這些年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歸納,將一些突出的問題挖掘出來,根據新教改的思想,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走出困境的建議:
1.語文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新教改要求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使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語文課題的設計,也可以讓學生結成小組的形式先進行課前討論,然后再進入到真正的授課,授課時,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同一問題的答案,要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解答,答案也呈現出多樣性。
2.教學方式呈現多樣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去呈現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比如,在講解《紅樓夢》的過程中,就可以穿插一些幻燈片的形式去展示一些電視劇中的情節(jié)再現,或者是穿插一些視頻、音樂等,從視覺、聽覺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授課。通過這些先進的聲光色的授課方式,既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到課堂,也可以通過一些場景再現,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對于一些課外實踐,教師也可以通過比如采風、古跡探尋等方式,讓學生在一些課外實踐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語文世界,去積累素材,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3.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做到松弛有節(jié)
教學進度的安排也是教改的重要內容。因為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存在或多或少的關系,所以教師在安排教學進度時,一定要從多方面考慮,既不影響正常的授課內容,也需要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一些自主閱讀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機會,既做到松弛有節(jié),還必須保證教學的質量。只追求量的積累,也必須對質作出一定的要求。教學進度進行到一定環(huán)節(jié)時,還需要對上一階段的教學進行科學評估,對于教學中的優(yōu)勢要繼續(xù)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便在下一節(jié)教學內容中體現出來,對于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師也要進行反省并總結,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通過合理的安排,可以使課改更加有效地實施,也可以減少一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偏差。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改時,要勇于創(chuàng)新,要敢于挑戰(zhàn),在困境中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