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陽
寬容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品德。 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學生心靈的陰影;一個寬容的眼神,可以緩解學生身心的壓力;一個寬容的動作,可以點燃學生理想的火花。教師的寬容使學生在反思中成長,養(yǎng)成文明的舉止和高尚的人格,并終身受益。
寬容是一種人性化教育
寬容不是回避矛盾,更不是教師無能的表現。寬容往往能產生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人格魅力,甚至能影響到學生一生的行為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我班的羅勇同學語言不文明、打架斗毆時有發(fā)生。這不,他又把王紅同學打倒在地,還罵個不休,我走上前去,輕輕地把王紅拉起來,拍去她身上的土,遞給她一張衛(wèi)生紙,讓她擦去眼淚。這時,同學們一個個陸續(xù)回到座位,我也平靜地走上講臺,開始了每天的“開心十分鐘”,為大家講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其他同學聽得津津有味,只有羅勇一個人心事重重的樣子。于是我問“聽完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p>
第二天早晨,我來到教室,看到講桌上放著一張紙條:“馬老師,昨天是我的錯,我不該張口罵人,動手打人,請您原諒!”我也在紙條上寫道:”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馬老師同樣也有缺點啊,你不是壞學生,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很優(yōu)秀的孩子 ,不信試試看!”以后的幾周,我特意留意羅勇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同學和他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動員全班學生和他交朋友。這時我也才真正理解了羅丹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p>
半學期過去了,羅勇身上的壞習慣也慢慢改掉了。學期末,他還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呢!寬容會使教師認真地思考怎樣盡可能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才能燃起學生心靈良知的火花。
用欣喜的心情對待求異思維的學生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思維已相當活躍,他們的言行與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那么合拍,不那么中規(guī)中矩。一些同學“出風頭”“耍小聰明”“異想天開”,對此千萬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可輕易否定,甚至一棒打死。殊不知,求異思維正是一?!皠?chuàng)造”的種子,這粒稀罕而柔弱的種子只有在教師寬容的呵護下才會生根發(fā)芽長大成才,任何一點壓抑冷落都可能使它們窒息、腐爛在泥土里。寬容的教師會努力營造出寬松的氛圍,使學生的天性與思想不受人為的限制,并總是以欣喜的心情關注那些愛幻想、喜歡標新立異、有獨特見解的學生,并緊緊抓住這些稍縱即逝的靈光,以此為契機鼓勵引導學生發(fā)展,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參與,并精心地呵護學生創(chuàng)新思想的幼苗,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
有個性的學生,往往興趣轉移很快,愛問好動,不愿意盲從,敢唱反調。寬容的老師應不歧視厭惡這樣的學生。以欣賞的眼光去關注那些有個性的學生,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材,尊重他們的志向,培養(yǎng)他們的性格,根據學生的特點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用愛心善待犯錯誤的學生
學生犯了錯誤,我們首先應該了解其犯錯后的心理。無論什么人,只要良知未泯滅,在犯了錯誤后,都會有一種負罪感。這種心理會使他們恐慌、自責,這時他們特別希望別人理解自己,同情自己。即使是品德后進、屢犯錯誤的學生仍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也仍有維護自尊的要求。如果這時教師處理方法不當,一味嚴厲責斥,窮追不舍,就會使學生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甚至會使學生孤注一擲,走上對立。這種做法不僅不利于其改正錯誤,而且會使師生關系緊張,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生。若想讓學生真正知錯就改,就得給學生一個認識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學會寬容。具有寬容的胸懷,學生頂撞你時,你就能克制自己。然而,寬容并不是縱容,寬容的背后隱含著更嚴肅的批評和更嚴格的要求。寬容是等待時機,掌握火候,是給學生自我認識的時間。學生在認識錯誤的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的心理障礙和反復是常有的現象。寬容,會使教師耐心地等待、細致地分析,認真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就是在這樣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寬容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師應具備的一種修養(yǎng)。寬容學生,你就會桃李芬芳!寬容自己,你就會開心快樂!寬容社會,世界就一定會和平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