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永威教學法”是市教育部門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的一種教學法,而且大力推行要求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運用這個教學法,我通過這段時間在教學工作中的使用,對此教學法有了比較深的理解和感悟,特通過教學案例《動物的食性與合理飼喂》來談談教學過程中的一點看法。
首先談談我這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兩次“先學后教”,第一次是完成第一個課堂目標概述動物的食性及種類。我首先讓學生閱讀相關(guān)知識,了解食性的三種類型,然后再填寫表格,這里就跟我以前的教學不同,以前是先填表格,在歸納食性,其實從學生認知角度和知識水平來看,他們對食性的三種類型早有了解,而且有的知道的很多,教師完全沒必要在繞半天彎子,最后才總結(jié)出食性的種類,而通過小辭典的閱讀學生首先對三種食性有了清楚的認識,然后在填表格鞏固一下,這樣的效果明顯要好而且節(jié)省了時間。第二次先學后教是理解動物的食性是與消化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相適應。這個部分內(nèi)容最突出的難點和重點就是三種不同食性動物的消化系統(tǒng)的分析比較。以前講到這個部分都是讓學生首先分析p58的三種動物消化系統(tǒng)對比圖,給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觀察,然后找同學來回答,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學生只看見了幾個圖,信息的采集量不夠,回答問題的時候摸不著邊際,往往答不到點上,我采取永威教學法后,首先讓學生閱讀了相關(guān)內(nèi)容,明確了目標,然后在由學生來分析消化器官之間的區(qū)別,目標明確,學生有的放矢,明顯提高了課堂效率,也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
其次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當堂做了大量的練習題,對于這些練習題我在教學中分為階段和最后的檢查練習兩個部分,把練習題根據(jù)內(nèi)容分梯度,這樣做到學練結(jié)合,層層推進,利于學生理解、解答和記憶。
再有學生也分梯度,我首先對學生進行了層次的分類,這個分類確實是依據(jù)的考試成績,但是我沒有對學生公布名次,對學生沒有心理上的傷害,這個分類只是便于我掌握學生學習程度并做為我上課分層提問的一個參考,在課上需要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首先讓后進生來回答,答不出來或者不完全的,中等生補充,再不完善之處,優(yōu)等生來幫助完成,這個過程中只要學生解釋準確,主要意思表達完整,絕大部分學生理解了,教師就不在重復講解,除非學生都不能攻克的難點,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點撥,實現(xiàn)了“兵教兵”。
所以我最大的一個感觸就是,永威教法教學是實實在在的,不搞花架子,不走彎路,目標明確,學練結(jié)合,是高效的課堂。
對于永威教法雖然很多老師有各種的不適應,但是總體我認為利大于弊,其對于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和提高成績有突出的效果,以往的教學方法課堂以教師為主,不管是采用什么教法上課,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宰,采用永威教法后,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整個學習過程就是學生學習實踐的過程,對于提高全體學生的知識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尤其突出的是:第一,對后進生的幫助很大,以前這批學生基本在課堂上無所事事,老師提問基本跟他們無緣,屬于老師不重視的部分,運用這個教法后,連作為教師的我也明顯的感覺出了終于有時間來顧及到這批學生了,而那些后進生本人,也因為老師的重視,課堂紀律、學習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加大了課堂練習,減少了課下作業(yè),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以前教學都是滿滿當當,時間根本不夠用,幾乎所有的練習和檢測都挪到了課下,因為什么,因為課上老師在做一些無用功,本來一句話就可以讓學生明白的知識,非得兜個圈子再來告訴學生結(jié)果。比如一個引入,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是找圖片又是做視頻,甚至還得排個話劇表演一下,花費3分鐘,5分鐘或者更多,而這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課上看上去更生動有趣,這樣課堂的寶貴時間就這樣浪費過去了,真是耗費人力腦力,得不償失。
去掉所有課堂的拖沓的部分和不必要的步驟,永威教學法注重了課堂的實用和高效,實踐證明,生物教學是可以適用的。
另外,我還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討,在實踐的課堂教學中,注重永威教法的理論精髓貫徹,而不是生搬硬套,就說這個課堂引入,如果完全沒有,有時候也不合適,因為有時候由于各種原因剛剛上課的時候?qū)W生不一定能安靜下來,這時候老師需要通過一個巧妙的課堂引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占時間不用太長,簡單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也可以,這就要看老師的隨機應變的課堂經(jīng)驗了。
總之,本節(jié)課我比較成功的運用了永威教學法,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附:
初二生物《動物的食性與合理飼喂》案例
主要步驟: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可能都玩過QQ牧場這個游戲,游戲里可以喂養(yǎng)許多種動物,很有趣。但是你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沒有,喂養(yǎng)它們的食物大多是牧草,虛擬的游戲是可以這樣的,但是實際的大自然里的動物的食物可不是這么簡單了,它們的食物往往不一樣,它們的食性跟哪些器官有關(guān)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動物的食性與合理飼喂》(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過渡語:首先請同學們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看投影)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
1.師:我們首先完成第一個課堂目標:概述動物的食性及種類,請同學們看自學指導一。
自學指導一:
閱讀P-58小辭典,完成以下內(nèi)容:
A、總結(jié)動物食性種類;
B、填p-57圖表中動物的食性, 看誰又快又準,請在3分鐘內(nèi)完成。
2.先學:
(1)學生閱讀小辭典,總結(jié)食性的種類,并填寫圖表各種動物的食性。教師目光巡視,確保每個學生認真學習。
(2)檢測:由一名學生來回答問題。并由另外一名學生總結(jié)食性的種類。
3.后教:
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不重復。如果有錯誤,由其他學生來更正。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
1.師:我們了解了動物的食性,那么它們的食性跟消化系統(tǒng)有何關(guān)系那?
自學指導二
閱讀知識鏈 2、3、4段 ,并觀察探究竟2 ,及4-1-2圖分析動物之間的區(qū)別。分析并掌握家兔、狼、雞的食性及消化系統(tǒng)(牙齒的分化、功能,消化道的特征)的特點。請在6分鐘內(nèi)完成。
2.先學:
(1)學生學習知識鏈的內(nèi)容,并分析探究竟2中的相關(guān)問題。教師督促其要認真思考。
(2)檢測:看投影練習題,進行檢測。檢測題分兩個板塊,一動物的牙齒,二動物的消化道。
3.后教:
(1)提問由班上比較差的學生來回答,如果有錯誤引導其他學生更正、討論。
(2)評第一題動物的牙齒,教師可點撥牙齒的區(qū)別與食性的關(guān)系。
(3)評第二題動物的消化道,教師點撥消化道與食性的相適應的關(guān)系,并說出特例:牛的反芻。
4.其他、閱讀知識鏈第1段
掌握蝗蟲,蚊子口器的特點及食性;
青蛙口腔,舌的特點及食性。請在2分鐘內(nèi)完成。
5.小結(jié):動物的食性與消化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相適應。引申出應該怎樣合理飼喂動物,并完成練習題。
五、當堂訓練:
結(jié)合課堂練習題背會所學三種動物消化系統(tǒng)(牙齒和消化道)與食性相適應的每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