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繼樸
摘 要:教師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那么,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讀書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呢?在閱讀教學實踐中一直在探索,并總結出諸多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閱讀;興趣;策略
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教學,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品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驗和感悟。那么,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讀書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呢?筆者在閱讀教學實踐中一直在探索,并總結出諸多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
一、對學生多指導、多鼓勵來激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边@給我們一個啟示: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要多鼓勵,做學生的閱讀指路人,讓孩子們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筆者每接一個班,總是在教室的一角建立“圖書角”,一部分由學生從學校圖書室借來,一部分是本班學生捐的,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閱讀氛圍,學生課余也可以隨時在“圖書角”翻閱自己喜歡的圖書,享受閱讀的愉悅。
二、以課內(nèi)教學帶動課外讀書來激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抓住“讀”字,把引導學生進行課內(nèi)外閱讀當作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環(huán),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高閱讀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熟讀課內(nèi)文章。為了充分發(fā)揮以課內(nèi)帶課外、以課外促課內(nèi)的作用,教師必須向學生推薦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書,并注意可讀性,這樣學生看書才會有興趣。
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來激趣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可見閱讀教學中“授之與漁”的必要性。作為小學高段學生,文字不再是閱讀的主要障礙,關鍵是一些讀書方法,只要教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和文體的規(guī)律,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加強。
1.學會抓住重點詞、句
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很注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比較,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兩首》時,筆者讓學生抓住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橫”“側”等詞語,體會詩中的內(nèi)涵,逐步品味詩歌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學會讀書方法
筆者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傳授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方法,如按照“看內(nèi)容提要”、看前言或序、看目錄、看“后記”、看點評的順序來閱讀一本書等。同時,多種閱讀方法相結合,如精讀與略讀相結合、讀思相結合、讀記結合、質疑探究結合等,品味文章語言,體驗、感悟作者感情,促使他們多讀多想,逐步學會思考問題。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來激趣
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聽得津津有味。因此,筆者經(jīng)常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注重組織讀書活動。如通過開展“講故事”“剪貼冊”“手抄報”“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之保持旺盛持久的讀書熱情。
總之,對于小學高段學生的閱讀來說,仍要以激發(fā)閱讀興趣為主。教師要確立大語文教育理念,多鼓勵學生閱讀好的書籍,多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多舉辦讀書活動,給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與書為友,從中受到高尚情感與趣味的熏陶,張揚自己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張在儀.國外語文閱讀教學探析.山東師范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1).
(作者單位 重慶市合川區(qū)清平鎮(zhèn)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