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成
摘 要:高中的物理教學,以訓練學生掌握科學的的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物理思維模式為目的,要想實現(xiàn)這些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筆者結合課改以來在物理課堂上的實踐,在此談一下關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品質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012-01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的物理教學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要求學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有主動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還要具有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筆者結合近年來的實踐經驗,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有以下幾點看法。
1 深刻領悟教材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
所謂的創(chuàng)新,更是需要以一定的物理知識為基礎才能進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是奇思妙想還是胡思亂想,取決于學生是否具有扎實的學科思維。
(1)把教材知識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能在學習中收獲到自己的感悟。高中學習的物理知識,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將教材知識生活化,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模型和實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勤于思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本質上有所提升,如在講述人造衛(wèi)星的時候,可以通過我國目前航天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引導學生了解新的航天知識,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人造衛(wèi)星基本知識的興趣。(2)有針對性廣泛提問,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高中的物理課堂應該是活躍的,生動的,高中學生處于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年齡,渴望通過學習獲得成就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里特點,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有針對性地廣泛提問。物理的原理和概念一般都嚴謹縝密,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在物理的學習上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教師要注意多鼓勵,多贊賞,采用恰當的語言和行動,讓學生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對于部分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教材知識的過程中他們容易眼高手低,不注意細節(jié)知識,缺乏嚴密的物理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廣泛的提問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中存在的學習問題,并且及時采取有針性的措施。(3)引導學生活學教材知識,舉一反三。教材知識是學習物理的基礎,不管是生活中的物理原型,還是考試中的物理題目,所有的解決方法都是以教材上的物理知識為基礎的,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就必須先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教材基礎知識,以融會貫通基礎,舉一反三,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教材進行相關模型的變形分析,以同類題目進行類比,引導學生建立物理學科的思維模式,能從有效的信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善于分析,能夠把握相關問題之間的相似性與有區(qū)別之處。
2 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新課改推行之后,高中的教學過程比以往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生充分掌握教材知識之后,教師應該通過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以教材知識為基礎進行升華,掌握更深層次的物理思維模式,遇到問題能自主進行創(chuàng)新解決。
(1)多使用教學模具,給學生動手機會。在物理課堂上,許多演示實驗都需要用到教學模具,因為模具的數量有限,可能在課堂時間無法讓全體同學都有動手機會,影響學生對相關物理原理的認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兼顧全體同學,多使用教學模具,給學生自己操作的機會,通過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原理有深刻的認識。通過自己動手,可以讓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驗證,在操作中解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有利于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和總結。(2)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遍運用,在高中課堂上采取多媒體手段也是廣大物理老師的選擇,讓學生在高效的課堂氣氛中,充分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實踐性和正確性。多媒體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方法,可以以動畫的方式對物理原理進行模擬,對部分要求較高的實驗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加以展現(xiàn),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在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3)充分利用實驗課,理論結合實踐。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一般會對物理知識中抽象的理論存在一定的困惑,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答疑思路,不直接給出答案或者解釋,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找到解決方案,這就要提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高中物理課程有1/3的實驗課程,這些課程要求學生對基本的物理原件和測量工具都能正確使用,當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物理操作技能,創(chuàng)立相關的實驗課題,自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 在課余時間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
高中物理課程具有顯著的實踐性,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應該抓住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用物理思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充分掌握教材知識,通過可行的手段自行解決物理難題,這已經是具備初步創(chuàng)新能力的表現(xiàn)。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課余時間的實踐活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將創(chuàng)新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貫穿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展開豐富的課余物理活動。
在課余時間開展的活動中,學生能夠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以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之后,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使學生有勇氣依靠所學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過程尤為重要。筆者在課余實踐活動的探索中,有一次比較成功的經驗,在學完電磁學之后,讓學生結合所學的電磁學基本理論,讓學生在周末時間去超市了解電磁爐的功率,和電磁爐使用過程中的耗電特點,以及研究家用的電磁爐使用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不少同學在研究中通過對相關性能的比較,都發(fā)現(xiàn)了電磁爐并不是越貴越省電的特點,也發(fā)現(xiàn)了電磁爐使用中的電磁輻射沒有超過安全閥值,具有比較可靠的性能,能為家長提出合理的購買建議。
4 結語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高中物理的課堂應該是開放的雙向課堂,通過有效的互動和啟發(f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思維和見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堅持貼合學生生活實際,采取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給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真理,在探索中收獲樂趣。
參考資料
[1] 胡中麗.高中物理創(chuàng)新品質培養(yǎng)策略[J].成才之路,2011(33):10014.
[2] 原正玫.淺談高中物理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J].金陵瞭 望(教育),2011(5).
[3] 劉良均.高中物理創(chuàng)新教學的具體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