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光
摘 要:促進后進生向好的方面轉化,重塑自我意識是關鍵。談了改善后進生不良自我意識和培養(yǎng)良好自我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后進生;自我意識;策略
后進生通常指那些學習成績不好或不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不重視對他們的教育,則勢必影響下一代的整體素質。那么,如何引導后進生,使其奮發(fā)向上、振作精神,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呢?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后進生自我意識的特點,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找到適當的措施加以引導。
一、培養(yǎng)良好的自我意識的方向
促進后進生向好的方面轉化,重塑自我意識是關鍵。而要培養(yǎng)良好的自我意識,必須首先根據其自我意識的現實狀況,確定培養(yǎng)工作的具體方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后進生的不良自我意識。
1.超越自卑心理
青少年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往往會為一點小事而產生絕望自卑感。自卑感在后進生中的表現尤為突出。具體地說,后進生的自卑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因理想主義而產生的自卑感。這些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強烈的想超越別人的愿望,他們具有中等以上的能力,對自身具有較高的要求,具有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求全意識。這類學生一旦遇到挫折,就覺得自己一切都完了,于是就形成了嚴重的自卑感。對這一類型的學生應幫助他們形成對自己正確的評價及對待自己的正確態(tài)度。另一種是因缺乏正確的思想認識而產生的自卑。某些在成年人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的問題,在這類學生眼里卻十分重要。這主要在于他們還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轉化后進生,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他們錯誤的價值觀念,使其重新認識真實的自我,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
2.積極樹立新我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內在的維護和促進機體增長、發(fā)展、完善的潛能,人不是外在環(huán)境的塑造品,也不是內在本能的附屬物,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有機體、自己命運的掌舵者。然而在后進生中卻存在著自暴自棄、自我貶低,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傾向。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自己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一切美好的理想、目標都不復存在。因此,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在他們超越自卑、接納自己的基礎上,關鍵的一步就是使他們樹立起一個前進的新我,樹立戰(zhàn)勝自我、追求新我的信念,使他們產生刻苦學習、提高成績的內部動力。
二、培養(yǎng)良好自我意識的策略
重塑后進生的自我意識關鍵在于改變他們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建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因而,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轉化工作中要注意應用適當的策略。
1.正確對待后進生的逆反心理
人人都希望聽到贊美之詞,得到理解。而學習上落后的學生則經常聽不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反而常常受到同學的冷落和嘲諷。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在心理上產生失落和被遺忘的感覺,從而用消極冷漠的態(tài)度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物,變得自我消沉,對教師產生不滿和逆反心理。這時教師應采取心理相容原則,采用情感疏導和以情感人的方法,積極創(chuàng)造一種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諧融洽的氣氛,消除學生心理上的隔閡和情感上的障礙。
2.發(fā)揮教師期望的作用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教師的信任對學生的積極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教師相信學生的能力、對學生表現出積極的關懷,學生也就接受教師對自己的信任,并朝著此方向發(fā)展。
教育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實踐也證明了如果教師喜歡某些學生,對他們抱有較高的期望,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就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習,會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并自覺生發(fā)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樹立他們良好的自我意識,教師必須首先形成對他們的正確態(tài)度。
3.正確應用表揚和批評
教師要注意在班級中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促進后進生消極自我評價的改善。在調查中發(fā)現,在同一個班級里,受教師過多表揚的學生,往往過高地評價自己;教師經常批評的學生,往往過低地評價自己。因此,對于后進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學習及活動的點滴進步,對他們加以表揚。
使后進生的成績得到提高,是一項艱難而又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只要針對后進生的心理特點,幫助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自我意識,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一定會取得明顯的效果。
(作者單位 山東臨沂臨沭職業(yè)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