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駐中國大使白林女士頒獎辭:
15年前我就看過賈平凹先生的作品,今天我在他的母校和他結識,真是一種特別的榮幸。他的作品在中國和法國都很受歡迎,法國文化部特別頒發(fā)這枚勛章對他的文學才華和成就進行表彰。文學是沒有國界的,我們法國人熱愛中國文學,尤其是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古典文學,我們也熱愛中國當代文學,賈平凹先生的作品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當代中國,記述了當代中國是如何地適應現(xiàn)代化的種種變化的。從中我們能夠認識到,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需要尊重文化傳統(tǒng),需要尊重自己的人民,哪怕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在基層的小人物也值得我們尊重,比如《帶燈》中的女主角。也就像帶燈這兩個字的意義一樣,文學可以在黑暗中給我們帶來一絲曙光。
賈平凹獲獎感言:
尊敬的大使白林女士,到會的各位朋友:
春節(jié)剛過,上元將至,今天還在節(jié)慶里,我很榮幸的接到白林女士代表法國政府頒發(fā)的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我珍貴這枚勛章,珍惜這份榮譽。感謝法國政府,感謝法國駐華大使林白女士!
法國是偉大的國度,它的文學藝術歷來都是那么高貴,為全世界推崇和熱愛。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我的母校西北大學,第一次開始閱讀法國的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它們給了我極大的啟示和影響。當我以后從事了文學寫作和美術創(chuàng)作,法國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一直讓我受到鼓舞和不斷地向往追求。但我那時覺得,法國離我太遙遠了。沒有想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的一篇小說《廢都》出版后,法國很快做了翻譯,并獲得了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出版了大開本,也出版了口袋本,至后,又翻譯了另一部小說《土門》和一本中短篇小說集。從此,結識了一些法國朋友,至今友誼彌深。目前,法國有關出版社正翻譯我的小說《古爐》和《帶燈》。
國與國交往,文化是最重要的,而翻譯是一座橋梁,文學藝術的翻譯是我們相互了解,得以友誼,使人類和諧、美好而共同進步。
當年,我獲得費米娜文學獎后,那一任的雷莫爾大使邀請我去北京,在法國駐華大使館以家宴形式招待我,而白林大使這次又親自到西安來頒發(fā)這枚勛章,法國人對文學藝術的尊重,包容,熱情,真誠,我真的很欣賞,很感動。我是一位作家,作品的內(nèi)容都寫的是中國的生活,我當不敢懈怠,繼續(xù)寫下去,完成我應盡的使命。而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更會珍惜這枚勛章所象征的光榮,珍惜這份國際間的友誼,為進一步增進中法友好,文化交流,盡我的微薄力量。
謝謝。
方光華校長致辭:
尊敬的法國大使白林女士、尊敬的文化參贊周子牧先生、尊敬的經(jīng)濟參贊雷思成先生、尊敬的使館二等秘書康波先生,各位來賓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非常榮幸地在西北大學校園,在西安法語聯(lián)盟接待法國大使白林女士及其代表團一行。白林大使今晚將為我們西北大學前校長、西安法語聯(lián)盟前主席孫勇先生和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頒發(fā)法蘭西金棕櫚教育軍官勛章和法蘭西文學藝術金棕櫚騎士勛章。
中法人民友誼源遠流長,中法文化交流意義重大。西北大學歷來重視同法國大學和其他教育、文化機構及社會各界開展廣泛交流。 2004年西北大學與法國法語聯(lián)盟達成意義非同尋常的協(xié)議,通力合作,建立西安法語聯(lián)盟。九年來,不僅西北大學與法國大學和各界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發(fā)展,成果豐碩,西安市、陜西省乃至周邊地區(qū)的中法交流與友誼也得到有力推動,欣欣向榮。許多人士為中法友誼和文化交流的發(fā)展作出貢獻,其中就有孫勇先生和賈平凹先生。
孫勇先生作為西北大學前校長、西安法語聯(lián)盟第一任主席,在關鍵時刻高瞻遠矚,果斷決策,親力親為,鍥而不舍,為西安法語聯(lián)盟的建立和發(fā)展,為西北大學與法國大學和各界交流與合作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賈平凹先生現(xiàn)任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等職。近40年來辛勤耕耘,著作等身,已出版的作品版本達300余種,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代中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并在法國和世界上產(chǎn)生廣泛影響,對中法文化交流作出貢獻。作為西北大學的校長,我很榮幸地告訴大家,賈平凹先生畢業(yè)于這所百年老校,是我們感到自豪的一位杰出校友。
今天晚上白林大使代表法國文化部和教育部向孫勇先生和賈平凹先生授勛,不僅是對他們成就和貢獻的認可與表彰,也是對西北大學和陜西各界積極推動中法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認可,因而具有深遠意義和重大影響,可喜可賀。讓我們借今天授勛儀式之東風,更加努力,積極開拓,把西北大學和陜西各界同法國的交流與合作推向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