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纓
摘 要:閱讀是信息的積累,對寫作有著實質性的支撐,面對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議論文日漸式微的局面,可以嘗試將閱讀與寫作教學整合起來,以實現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共同進步,讓學生全面提升語言分析運用能力,掌握和運用議論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議論文;閱讀與寫作;積累論據
我們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教師淡化了議論文的閱讀指導與寫作訓練,學生也普遍覺得議論文枯燥乏味,于是議論文逐漸被束之高閣,逐漸邊緣化,以至于包括閱讀與寫作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于是,筆者總結一線教學經驗,簡單分析了高中議論文閱讀與寫作常見的幾點問題,通過本文將嘗試討論如何將課堂教學與議論文寫作教學整合到一起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議論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1.思維定式,議論乏力
當前,初高中的寫作教學中多重視記敘文、說明文以及散文等文體的訓練。尤其記敘文,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其故事性比較強,更能吸引學生自主閱讀與學習。但是,議論文沒有故事情節(jié),理論性比較強,更需要嚴密的語言功底及嚴謹的辯證思維。所以,許多學生從心理上就容易避重就輕,忽視議論文而重視記敘文,在寫議論文時往往朝記敘文上靠,有的甚至就按記敘文寫,最后切一下主題,這樣就將議論文寫成了不倫不類的雜糅之文。還有的學生雖然基本上掌握了議論文的寫作方法,但是議論乏力,論點不鮮明,論據不充實,屬于湊字數的泛泛而談,文章缺乏說服力。
2.閱讀不夠,知識缺乏
閱讀是信息的輸入,是素材的積累。所以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前提應該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完成議論文知識的原始積累。當前的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也設置了很多議論文以補充學生的閱讀量,這是對高中生普遍比較弱勢的“議論文寫作”問題進行的閱讀知識擴充和技巧范例。閱讀量不夠勢必造成知識缺乏,這樣學生再面對說理明確、多理強辯的議論文寫作,肯定應對乏力,不能有效地積累和統(tǒng)籌論據,這樣寫出的議論文邏輯混亂,論據失衡。
上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高中語文議論文閱讀及寫作消極現狀進行的簡單分析。有問題就得有策略解決,為了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素材學習和完善議論文寫作技巧,筆者也總結了一些議論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策略,下面將重點說明。
二、加強閱讀,完善議論文寫作提升策略
通過對高中議論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議論文寫作教學是與閱讀教學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所以我們在一線教學中應該注重議論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訓練,筆者歸納操作實踐如下:
1.廣泛閱讀,積累素材
為了完善中學生議論文寫作,就要引導他們廣泛閱讀,以期積累更多更充分的論據素材,學習和完善論述技巧:
(1)語文教材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蘇教版語文必修二的導言中這樣寫道:“打開你面前的語文教科書,展現的是一片五彩繽紛的人文天地:海倫·凱勒對光明的憧憬,安妮對和平的祈禱,杜牧、蘇軾等面對歷史遺跡發(fā)出的喟然長嘆,將你帶進人生與命運、個人與國家、歷史與現實的多重思考之中?!痹谔K教版語文必修教材中,楊子的《十八歲和其他》以及張潔的《我的四季》啟發(fā)學生如何體悟自己的人生;《我與地壇》《最后的常春藤葉》讓學生學會敬畏生命、善待生靈、熱愛生活;《荷塘月色》《聽聽那冷雨》帶著大家來到大自然中,尋找心靈的依托……這些文章都是學生寫作的素材。
(2)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和各種視聽資源。絕大多數學生的身邊就擁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網絡資源。如,《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東方之子》《一周盤點》等,而《參考消息》《縱橫》《都市早報》《新聞早七點》等更包涵豐富的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社會人生的思考。
2.讀中學習,掌握結構
議論文追求清晰明了,為了降低論述難度,讓文章更有吸引力,議論文必須有合理的結構,其骨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幾個方面。但是,高中生學習的議論文應該有更為深刻的論據和論點說明層次,而為了更好地設計文章骨架,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教學來進行。例如,在蘇教版必修五中有一篇《論厄運》,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又邏輯分明。從引用古羅馬先哲塞涅卡的名言和古代神話故事,得出“戰(zhàn)勝厄運令人驚嘆”,設下論題,指出“真正的偉人是無所畏懼的人”,下面回答為什么。然后運用對比論證指出“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厄運不僅僅是災難和摧殘,也是磨煉,幫助我們培養(yǎng)堅韌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對厄運,戰(zhàn)勝厄運。最后說明厄運中孕育著希望,“最美好的品質”可以在厄運中凸顯出來。因此,文章從“戰(zhàn)勝厄運是奇跡”到“戰(zhàn)勝厄運需要堅忍的品格”,最后到“厄運能顯示出我們最美好的品格”,三層意思逐層深入,見解不斷豐富。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學習怎樣提煉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對議論文的寫作是有幫助的。議論文的論據說明要注意按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又要注意變換角度,避免單一羅列。蘇教版《寫作》選修之《順理而成章——議論文的結構》就說明:例證要排列順序,不能雜亂無章。如果認為只要把材料擺出來就算完事,那樣就會給人以思路混亂、條理不清的感覺。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訓練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分析文章的論據排列方法,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并將這種能力延伸到自己的寫作創(chuàng)造之中。
3.閱讀經典,學習借鑒
議論文的經典著作是高中生進行閱讀的主要內容,針對這部分的閱讀經驗,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中找出進行議論文寫作的結構、手法的借鑒之處。讀后可以引導學生在議論文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夠針對時事完成寫作。對于高中生而言,平時的業(yè)余生活之中也會閱讀大量的文學名著,在閱讀之后往往會有表達看法的心情,這時候可以以此為契機,完成議論文創(chuàng)作。例如,不少學生看完《平凡的世界》,主動拿起了筆寫下了心中的感動?!叭松褪沁@樣,平凡但又充滿神奇。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斷地尋找自己的道路,雖有痛苦,但仍執(zhí)著地前進,在前進中創(chuàng)造神奇;生活雖然平淡,但內心充滿激情,激情又讓自己執(zhí)著地追尋?!痹诰唧w的執(zhí)行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以“平凡等于平庸”“平凡代表激情”等題目進行寫作。
4.說寫結合,提升能力
相較于寫,說更強調互動,更貼近生活,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能有效地加強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赏ㄟ^組織一些課堂活動,比如,課前3分鐘演說,借助說的手段,讓學生對話、交流自己對“生命”內涵和“美”的真諦的認識。再如,時事辯論會,組織學生開展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不僅可以借此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將作文同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作文不再是無源之水,更在聽、說、論、辯中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增加學生的思維嚴密性。
上文是筆者站在一線教學的角度對高中議論文閱讀與寫作現狀的分析與能力提升策略應對??傊?,課堂教學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課堂教學完成素材積累,我們才能在寫作中游刃有余,因此,筆者建議將課堂教學與寫作教學整合起來,實現有效的議論文寫作閱讀教學,讓學生能夠隨意地掌握議論文,運用議論文,提升語言分析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克華.議論文閱讀積累及寫作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2012(10).
[2]郎夏明.中學生閱讀積累及寫作技巧指導[D].河北師范大學,2010.
[3]余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技巧發(fā)微[J].語文教育,2011(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