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麗
摘 要:在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中,閱讀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更是以語文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出現(xiàn),和學生的成長緊密相連。假設,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沒有閱讀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也就不能培養(yǎng)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初中語文作為基礎教育出現(xiàn)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怎樣去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減輕學生在課堂上、在家中的負擔,成為語文教學難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高效;指導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tǒng)——莎士比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博古看今,眾多學識淵博之人都十分注重書籍的作用。閱讀則是將書籍的知識變?yōu)橐延械囊粋€渠道,同時也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有效方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生應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p>
一、閱讀要以豐富的閱讀量為基礎
學生要具備一定的閱讀量,積累閱讀量這就要求教師向?qū)W生介紹大量適合于他們的文學讀物,而這些文學讀物也要與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教學中的知識點。例如,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詞上闋描繪的是祖國的大好山河,而下闋則論述的是古今人物,最后的點睛之筆則是“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整首詞抒發(fā)了詩人偉大的抱負。學生如果只是單單地讀這首詞,無論是如何反復誦讀的,都只能停留在這首詞的含義上,而對毛澤東的性格特點、情懷抒發(fā)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給學生添加一些閱讀量,毛澤東的詩詞作品較多,例如,《七律·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卜算子·詠梅》《婁山關·憶秦娥》《蝶戀花·答李淑一》,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可以從更深的層次認識毛澤東的人生理想、人物性格與宏圖偉志等。
二、對文學作品的相關知識要做深入的講解
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體現(xiàn)包括作品的題材是否恰當,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內(nèi)涵以及作品是否具有獨立的風格。從文學作品的文風、運筆、蘊意中都能發(fā)現(xiàn)這個作品是否是一個上乘之作。教師要向?qū)W生講授賞析詩詞的有關知識,首先就是詩詞的“詩眼”與“詞眼”,“詩眼”與“詞眼”是整首詞極具表現(xiàn)力的詞匯,例如,《沁園春·雪》中的點睛之筆當然就是“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一句了。其次就是剖析蘊含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進行剖析要以作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處境為基礎,身臨其境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的感受,也就更易感受作者情愫的由來?!肚邎@春·雪》是1936年2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現(xiàn)在他眼前時,他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fā),欣然命筆寫下的。了解了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對于詞所表達出來的豪情萬丈就不難理解了,還會從心底油然生出敬佩之情。最后,體會修辭手法的妙用。修辭手法是文學作品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其中一些名句也多是運用了恰當?shù)男揶o手法,更加精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
三、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性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我們主要的目標只有一個,怎樣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這是學生能夠完成獨立閱讀的前提,將閱讀變?yōu)橐粋€主要學習的過程。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解決的難題,當學生不能獨立思考時,就容易知難而退,期待教師的講解,這時教師就應有意識地為學生尋找閱讀伙伴,共同合作解決。教師也應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要求學生發(fā)言并相互吸取好的閱讀經(jīng)驗。然而,教師在閱讀文本中如何正確地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性也就變成了教育教學的重點目標。在整個閱讀教學中,首先需要教師把課文的意義轉化到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中去,并且與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相溝通,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及初中生的具體閱讀目標而講解。事實上,學生對書本閱讀的心理排斥歸結為學生閱讀興趣的缺失。如果教師可以和學生在同一學習高度上,對課文有深層次的思考,并為學生制訂不同的教材解讀方式與范圍,這樣也就可以更好地促使學生在知識和情感等方面的真實認知。
為了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在學生閱讀之后可以安排一些閱讀小練筆,對于學生寫的小練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交流,以此完成閱讀課后的完善與鞏固。同時也要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寫的讀后感進行評價與分析。教師也應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保證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每個人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不是天然形成的,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唯一的途徑就是終身學習,由此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張玉梅.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寧城縣紫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