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雪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也需要進行積極的探索,不斷尋求能使教學更加靈活多變、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方式,為推進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進程作出一定的貢獻。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讓數學教學變得更自由、更靈活,使學生在愉快的狀態(tài)下積極地學習數學。但是實際情況是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素質不穩(wěn)定,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對于學習數學來說,就有一定的困難。這也是一些小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和心理學的研究證明,最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帶著興趣的前提下,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教學方法的轉變,實現數學課堂的興趣化,把它創(chuàng)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快樂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一、創(chuàng)設實際生活情境,使教學氣氛更接近學生的實際需要
數學知識本來就來自于生活,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所以我們的教學就可以利用數學的這一特點,進行設計,把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實際例子當中,學生就會感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而且還有一種成就感,回家后,如果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父母解決一些小問題,在父母的夸獎之下,孩子就會迸發(fā)更多的學習熱情。
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把學習內容融入其中,這樣學生就會因為比較熟悉而樂于接受和參與。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舉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實例,這樣因為小學生有著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總想顯示自己比別人更加優(yōu)秀、懂得更多,所以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搜集生活中的事例,以便于自己能夠回答教師的提問,或者在班級里更多地表現自己。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狀況的前提下,對教學形式和過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細致的教學設計,盡量把教學中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這樣,即使在出現自己意想不到的問題時,也可以毫不緊張地應對,使學生感到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數學教學一個總的原則,就是盡量使教學“趣味化”和“生活化”,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事實證明,學生只有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才敢于展現自我,才敢于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也才有更加積極的學習熱情。反之,假如教學時,課堂氣氛非常嚴肅,教師一臉的莊重,那么學生又怎敢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探索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呢?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只能是禁口不言,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惱了教師。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其中,感受到的是教師的親切與鼓勵,是教師殷切的希望。在課堂上,師生的之間的關系輕松和諧,學生才能展示真實的自我,而這種真實的展現才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產生的源泉。具體來說,教師一定要拋棄原來居高臨下的作風,把自己當做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活動的輔助者,把學生當成是教學的主體,利用教師的魅力和親和力,和學生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只有在這種氛圍和關系下,學生才可能真正把全部的學習精力,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才能激起學生更大的信心,學好數學。
三、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假如學生沒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就沒有學習數學的動力,所以肯定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想讓學生學好數學,教師必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其鼓起勇氣學好數學。尤其是對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更要投入更多的關心,幫助他們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例如,我班一位女生,性格內向,數學基礎差,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她總有一種錯誤的認識:上學成績好,不一定以后在社會上混得好。別人幫助她學習她還不愿意,認為很沒面子。問她懂了嗎,都是說懂的,作業(yè)往往又是錯的,看得出做作業(yè)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她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yè)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對了繼續(xù),讓她認識到她也能做對,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fā)現優(yōu)點我會及時大力表揚,使她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地,她對數學有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
四、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獎勵
小學生都愿意被別人夸獎,被別人認可,這是他們的共同心理特點。而對于批評和訓斥,他們不但會情緒低落,而且還有可能對教師產生排斥心理。所以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有些學生,尤其是平時比較調皮搗蛋的學生,除了要進行管教和約束之外,還要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發(fā)光點,對于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一個小優(yōu)點,也要進行放大表揚,對于這一部分學生來講,有時候,表揚和鼓勵往往比批評更有效。例如,我班一位著名的“調皮大王”,數學成績最差,經常考試不及格,而他對于數學不及格早就習以為常。為了使他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我就把他幫助同學打掃衛(wèi)生的事情,進行了表揚,而且還號召大家向他學習。我可以明顯看到他臉上所表現出來的驚訝和感激。經過一段時間的細心幫助,他逐漸對數學感興趣了,而且還幫他建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