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 要: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主導者,無論“優(yōu)秀”“調皮”的學生,教師只有采取適合的教育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其整體素質。
關鍵詞: 教師;學生;素質教育
所謂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充分啟迪,挖掘和發(fā)揮受教育者的個體潛能為手段,以為社會培養(yǎng)各種實用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它要求施教者要在教育過程中營造出一種理想的環(huán)境和氛圍,使受教育者經(jīng)過耳聞目染和學習訓練,在德﹑智﹑體﹑美和心理承受,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學會做人,最高目標是學會發(fā)展,即學會創(chuàng)造。素質教育是貫穿于各級各類教育和各個年齡段的教育。教師是素質教育的主導者,那么,作為老師,如何來搞好學生素質教育呢?
一、教師要有一顆愛心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fā)揮最大限度的作用??梢哉f,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好:“如果教師不熱愛學生,不能取得他們對自己的尊敬和愛戴,那么,最好讓他離開教育崗位?!睆男睦韺W的角度來講,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愛護,作為成長中的 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愛。只有老師獻出了愛,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教師愛學生體現(xiàn)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睂W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的。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且許多事實雄辯地證明,差生并不一定是其先天智商低下,而是影響其身心發(fā)展的各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其中,環(huán)境作用尤為突出,很難想象一個在教師心目中沒有恰當位置的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會自我提高。
二、學會尊重學生
作為老師,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尊重學生的行動:
(一)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重要的是是否具有敢于糾正缺點的精神。對待學生的缺點,老師首先要正確的去接納,正視引導,切實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的角度出發(fā)。犯錯誤的學生并不是生來就存在的,而是他們分辨是非能力弱,或是當其“自尊”在受到某方面的刺激未能及時給以糾正而引起的一系列連鎖不良反應。
(二)尊重學生的意見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尊重學生的意見,采用他們的作法或建議中的有用之處,對較偏頗的看法,則采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方式,學生定能愉悅接受。居里夫人曾說: “成才的竅門在于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如果老師能采納學生的意見,并對他們大膽的設想加以鼓勵,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能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創(chuàng)造欲。
總之,老師不是學生心目中的神秘人物,而應該是學生走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知心朋友,要讓學生塑造好自己的一生,那就要尊重你的學生。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yè)。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yè)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zhí)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充分的認識,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象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yè),我終身無悔。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要搞好素質教育,除了采用靈活多樣的教法開發(fā)學生智力外,還要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智力因素既指一個人的天資﹑智商,也指后天學習發(fā)展形成的聰明才智;非智力因素則是指一個人的情性﹑脾性﹑行為習慣。教學中我們常見到的不少學生成績不佳,不是他們智力不夠,而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欠缺所導致的。
(一)“細心”的培養(yǎng)
細心與粗心相對。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既要向學生講清粗心大意的危害,同時可給學生指出來由于粗心所造成的失誤。平時可多加強對學生作業(yè)﹑測驗﹑課堂問題的解答,因為這些都非常注重細枝末節(jié),注重深層理解。這樣學生縝密細心的思維習慣就會培養(yǎng)起來。
(二)“自信心”的培養(yǎng)
教師應該多規(guī)勸﹑激勵﹑鞭策學生,抓住學生進步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學生的聰明才智,肯定學生的光明前途,使學生充滿自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了自信,學生做什么事情都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應對,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三)“決心﹑恒心”的培養(yǎng)
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就增強了學習的動力,但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學習差的學生,多數(shù)學習上沒有恒心,加之心理素質較差,經(jīng)不起失敗,遇到一點困難往往會灰心喪氣。作為老師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振作起來,指引學生要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力。人之由失敗到成功,就在于能再次站起來。只有不畏艱難,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敖逃呦仁芙逃薄V挥凶畲笙薅鹊靥岣呓處煘槿藥煴淼乃?,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共產(chǎn)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因此,作為教師,要做到以上幾點,就在于平時不斷的學習﹑運用﹑總結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