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琛嫻
摘 要:高職高專院校由于自身軟硬條件不足、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跟不上等原因,導致學生所受的教育水平相對較低。高職高專院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通過與國外院校開展專升本、短期留學培訓等項目合作,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接受國外先進教育、提高個人素質、提高就業(yè)競爭力的機會。但存在學生家庭經濟條件限制、國際對接專升本項目認證困難等瓶頸。應采取措施:國家要加大對教育國際交流的支持;院校做好把關,做好專業(yè)銜接、課程置換等工作,保證學生學習質量;有志出國的學生應學好英語,為出國深造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職高專 教育 國際交流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009-01
高職高專院校由于自身硬件和軟件條件不足、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跟不上等原因,導致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水平比普通本科院校低。較低的教育水平直接導致高職高專院校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力不足,學生大多只能從事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職業(yè)發(fā)展前景不廣闊。[1]
高職高專院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通過與國外院校開展專升本、短期留學培訓等項目合作,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接受國外先進教育的機會,使學生通過留學,提高個人素質,提高就業(yè)競爭力。
經過教學實踐經驗,筆者探索了以下兩種方式的國際交流合作,對于培養(yǎng)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有重要意義。
1 國際校際間的專升本合作
此項目即在國內高職高專院校取得??茖W歷后,經過國內外兩所學校之間的學分轉換,在出國學習一段時間后取得本科學歷的一種教育合作形式。通常有“3+1、3+2”等合作模式。以筆者所在學院為例,我院與英國的一所大學進行了“3+1+1”專升本項目合作。此項目是指在我院與英方就有關專業(yè)學分互換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學生在我院就讀三年獲??飘厴I(yè)證后,通過語言測試,赴英國攻讀一年得本科學歷,再讀一年得碩士學歷的一種合作模式。
這一項目具有學習時間短、入學門檻低的優(yōu)點。在國內,專科學生要想通過正常的升學渠道取得本科和碩士學歷,需耗時4年至5年。而本項目下,學生只要在英國就讀兩年,便可以取得本科和碩士學歷,這就大大節(jié)約了學生的時間和金錢。同時,相較于一些國外大學的高門檻要求,此項目入學門檻較低,學生只需取得專科畢業(yè)證書,雅思成績在4.0以上,即可入學,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赴歐洲發(fā)達國家接受先進國際化教育的機會。
2 短期游學培訓項目
此項目是指通過國際合作院校之間的協(xié)議,給學生提供赴國外院校進行幾周或幾個月不等短期培訓,主要為語言培訓或體驗式培訓。仍以我院為例,我院與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合作院校都開展有短期游學培訓項目,此項目以“2+0.5+0.5”的形式為基礎,即在我院學習期間,將泰語、越語、馬來語、英語等專業(yè)的學生,送到相應的母語國家進行為期半年的語言培訓,我院承認其在國外修得的學分的一種國際教育合作模式。
學生在良好的母語國環(huán)境下進行專門的語言培訓,將顯著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在國內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學生,赴菲律賓一個月后便能用英語流利地與當地人交流,學成歸國后,英語水平更是得到質的飛躍。因此,這一合作模式對于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
國際教育合作,給學生提供了綠色升學通道,使學生得到外國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洗禮,感受不同文化、不同理念的熏陶,對于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有重要意義。對于學語言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一個出國留學的平臺,不僅會帶給學生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還可以使學生近距離地接觸母語國文化,了解該國經濟政治狀況,對于其今后從事與該語言有關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這些國際合作項目也存在著一定的瓶頸,主要是受學生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以及這些與國際對接的專升本項目的認證困難。
3 學生家庭條件導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很大一部分來自農村,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甚至要靠國家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來維持學習和生活,出國對于他們來說,只能是難以實現的夢想。
4 “3+1”專升本項目認證困難
“3+1”專升本項目,即通過國內和國外兩所院校的洽談,通過專業(yè)對接,課程互換的方式達到學分減免的目的,使學生在國內就讀3年,拿到??飘厴I(yè)證后,出國就讀一年,即可獲得本科學歷。這一項目可以大大節(jié)省學生的時間和金錢,但在我國卻難以得到教育部的認證。主要由于目前我國一些院校所選擇的國際合作院校資質得不到保證,部分國內院校片面追求合作院校數量上擴大,而不注重質量,在選擇國際合作院校時,未能嚴格考察該校的辦學資質和軟硬件設施。
5 非外語專業(yè)學生語言水平不過關,對出國留學望而卻步
非外語類專業(yè)的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yè)學習,輕英語學習的心態(tài),加上英語課程開設不足,許多學生在大學期間,完全丟掉了英語學習,導致到大三畢業(yè)時,連高中英語的水平都達不到。
要實際推進這類合作項目的開展,使國際教育合作實實在在地惠及廣大高職高專學生,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首先,國家應加大對教育國際交流的支持,通過有關優(yōu)惠政策,鼓勵此類出國留學項目的開展,為學生提供適量補貼、貸款等有效渠道,支持學生出國留學。
其次,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此類國際教育合作時,一定要做好把關工作,選擇那些正規(guī)、辦學質量好、在該國一定名望的院校開展合作。比如:馬來西亞UCSI大學、越南海防大學等在其國內甚至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名校。同時在進行專升本項目合作中,要嚴格做好專業(yè)銜接、課程置換等工作,保證學習質量。
再次,高職高專院校應從大一開始便了解清楚學生出國留學的意向,對有志于出國的學生,應進行跟蹤指導,給予特別的語言輔導,也可視人數的多寡,組建英語培訓班,重點培訓學生的英語能力。有志出國的學生,也應利用大一大二期間,學好英語,為出國深造打下基礎。[2]
參考文獻
[1] 周薔,李娟.高職院校的生源結構和特點[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S3):167,169.
[2] 艾爾肯·艾合買提.借鑒國外高職教育經驗加快發(fā)展我國的高職教育[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