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摘 要】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在政治教學中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政治教學;教學方法;興趣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是學生學習的最佳營養(yǎng)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應也迅速,思維活動就積極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發(fā)中職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呢?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做了一下幾點嘗試,供大家分享。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需要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坝H其師而信其道”,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才敢想敢說。教師對學生傾注滿腔的愛,教態(tài)自然、親切,眼神機敏、寬容,語言和藹、幽默,學生就對老師有感情,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這樣,師生之間互敬互愛,氣氛和諧,情在學中,學在情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師生關系已經再也不是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唯是諾,而是輕松活潑,和諧愉快的朋友關系。正如有位偉人所說:“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一個安靜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于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等于教學成功了一半。在課堂教學中,面對的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活動的個體,而不是機器,教師要努力擺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交流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從而形成師生間的思想交流、人格碰撞的互動交流關系,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
二、合理運用電教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學習最直接的動力。教師只有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寓教于樂,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變厭學、畏學為想學、樂學。適當的把電教手段引入政治課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活潑的興趣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商品的價值規(guī)律這部分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來演示商品的價格始終圍繞著價值周而復始的上下波動這一動態(tài)圖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理解,使枯燥、抽象難懂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為政治教學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手段,多媒體一改傳統(tǒng)媒體的單調僵化,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轉換成一幅幅音文并茂的圖畫展示出來,可創(chuàng)設目的性很強的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合理利用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習興趣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他們感興趣的現實問題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學政治,把政治問題生活化,如講《職業(yè)素質》時,我給學生舉了一個活生生的事例:一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生活在大城市,有套房,也有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有一天拿起刀來殺了姐妹三人。接著引導學生分析這名大學生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而缺乏什么素質,導致發(fā)生嚴重的后果?通過以上問題的分析,讓學生明白素質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缺乏任何一方面的素質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整體素質,甚至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正如所舉得事例。然后讓學生思考自己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一個人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本節(jié)內容,調動了學生學習本節(jié)內容的興趣。這樣聯(lián)系生活實例進行教學,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
四、合理利用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在教學內容編排上為課堂的開放性提供了可能,在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活動課。根據活動課內容,我們安排了一些活動作為課堂的延伸,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實現政治與現實的鏈接。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政治知識。例如每個人每天都與經濟打交道,都涉及到商品的價格、紙幣的交易等。還有法律方面的問題,生活中經常遇到,甚至身臨其境。為此,我曾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查,了解各種商品的價格。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觀看今日說法欄目。加深學生法律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
五、合理運用討論教學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币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一個或幾個重點、熱點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觀點、思想,進行課堂討論,以獲得知識,是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興趣的有效手段。通過教學討論,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且提高了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
總之,在政治課教學中,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會改變教學現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