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亮明
目前,市場上的輔導書可以說是琳瑯滿目,而學生的書包里,輔導書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花錢買書,固然是好事,但要想讓這些輔導書真正地輔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正確引導。
根據筆者的調查,從語文學科來看,可以把輔導書大致分為這么幾類:(1)工具書類,如《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2)課文分析類,如《小學語文教材全解》;(3)同步練習類,如《一課一練》、《快樂5+2》;(4)解析+練習類,如《字詞句段篇章》;(5)語文知識類,如《知識大集結》《語文知識集錦》;(6)作文輔導書。
要使用好這些輔導書,我們就應該根據輔導書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實際來安排,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科學安排輔導書的使用時間
“課文分析類”的輔導書往往對文章內容有很詳細的解析,課后練習也有很明確的答案,它相當于教師的教學參考書。正是由于它的全面,許多學生喜歡在課堂上將這類書攤放在桌子上,老師一提出問題,這些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到資料書上尋找答案。答案確實是標準的,可是學生只做了一回搬運工,并沒有經過大腦的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只會變得更加懶惰,學習能力逐漸下降。因此,我認為,不能讓學生將這類輔導書用在預習和課堂學習中。它應該作為課堂學習的拓展和補充,放在課后的復習鞏固階段,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強化學習重點。
二、嚴格控制好習題訓練的數量
為了全面地落實知識點,“同步練習類”的輔導書會從字音、詞義、句子理解、片段分析、整體把握、語言訓練、拓展探究等方面來設計習題,如果教師不加選擇,讓學生一題也不能少地去完成,必然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使學生疲憊不堪,只好敷衍地完成。由此可見,教師一定要根據班級實際,精選出相關的習題,從而有效地避免機械、重復的訓練。選題時,教師不妨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來布置不同難度的練習,讓每一位學生既愿意去做,又能做出效果,在做習題的過程中找到“跳起來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三、積極引導學生借助輔導書自主學習
中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文工具書的習慣。這一點不妨從課堂教學入手,每一個有疑問的字,每一個拿不準的詞,都應該讓學生及時求助于工具書,通過查閱工具書得到準確的答案,并進行適當的拓展。只要教師堅持這樣做,學生一定會自然而然地形成習慣,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詞匯也將更加豐富。
四、適時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讓學生展示學習風采
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了一些資料書,教師可以每周舉行一次“好題推薦”活動,每周確定一個主題,讓學生在使用輔導書時找到別樣的情趣。這樣,他們既是在應對題目對自己的挑戰(zhàn),也是站在一個優(yōu)秀讀者的角度審視題目。
另外,現在學生手中的作文輔導書很豐富,有不少學生還有不只一本,遺憾的是走馬觀花者、急于求成者太多,靜心閱讀者甚少。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堅持訓練。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購買情況,在日常學習中引導和督促學生做好積累工作。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從作文輔導書中讀到的精彩片段摘抄下來,隨時將自己閱讀中的感受及時地記錄下來,每半個月騰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交流自己閱讀中的某些獨特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來提高學生作文輔導書的使用效率。
我想,只要教師有心去想,用心去做,一定能讓這些輔導書成為教學的助手,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服務。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