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云
古語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恢币詠?,教師都被賦予傳播知識的使命。用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在三尺講臺上完成教學任務。然而時代在進步,改革的春風又一次吹進了教育的殿堂。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震撼確實大,耳邊常聽到同事的慨嘆:“新課標難上,都不知講些什么,老是搞活動,反倒像活動課了……”的確,新課標改革特別是思想品德的改革,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它改變了以往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充當“導演”的角色。因此,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思品課堂煥發(fā)出生命力和活力,師生交往互動是其中的奧秘所在。那么,思品課堂上如何實現(xiàn)互動式教學呢?
實現(xiàn)互動式教學,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互動
以往的思品課都是教師講,學生聽、記,絕大部分時間都由教師講授課程內容,學生只是被動地舉手發(fā)言,很少討論的機會。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課讓我們意識到學生之間互相合作的重要性,也告訴我們應注重讓學生課前收集信息、課堂展示、交流信息,課后注重實踐和同學間的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并結合游戲、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的課堂活動真正成為教和學的中介,而學生的合作互動則貫穿整個課堂教學。
例如在上初一思想品德《我上中學了》這課之前,我要求學生調查好新學校的情況。上課時以6個同學為一組進行討論,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都急著把自己調查到的情況與其他同學分享。在討論中學生既了解到新學校的具體情況,又跟其他同學加深了交流,為下一節(jié)《認識新伙伴》的學習做好了準備,一舉兩得。實踐證明,讓學生分組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討論和多種形式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而小組間存在的競爭,能讓學生產(chǎn)生責任感和榮譽感,能夠幫助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思維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間的思想交流,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動態(tài)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實現(xiàn)互動式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互動
新課改下的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化身和教學過程的主宰,而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是學生的朋友、伙伴,學生才是真正的課堂主人。教學過程不再是滿堂灌,而是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互動的過程,是教師調動學生在活動中與教材對話、與老師對話、與伙伴對話的互動過程。這一過程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老師越是“放手”,學生的思維就越活躍,課堂上學習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
情感交互。學習心理學指出:民主、和諧、寬松、安全的環(huán)境氛圍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師生良好的情感互動關系,有助于雙方的心靈溝通及和諧、真誠和溫馨心理氛圍的構建。教學中,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能促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熱情的贊語、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笑容以及生動有趣的講述,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相互尊重的教學氛圍。真情對待學生,以教師的人格魅力來獲得學生的愛戴,使課堂充滿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相融,實現(xiàn)師生之間情感的互動。
平等對話。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以對話、交流、合作為基礎的知識構建過程。新課改要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實現(xiàn)對話。思品教學中的對話則是師生以教材內容為話題,共同對所學知識達成共識,共同分享對方的經(jīng)驗和體驗的互動過程。師生間的平等對話,要求教師摒棄那種“我是老師,我的話就是權威”的舊觀念,樹立“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新觀念。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新型關系,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更樂于、敢于提出意見、發(fā)表見解,學生發(fā)展了,教師也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得到了發(fā)展。
例如,在探究《認識新伙伴》的活動中,我要求學生動手制作名片,然后與同學互相交換,彼此交流。活動過程中,我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跟他們一起動手制作名片,把自己當成他們的一份子,以平等的身份和他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一起歡笑,讓學生認識了我,我也認識了學生。真正體會到“知識在對話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倍增”,也感受到一種“與學生共創(chuàng)共享教育的幸?!?。只有教師轉換角色,更新方式,師生間做到平等對話,學會相互傾聽,彼此欣賞,零距離接觸,無障礙溝通,師生雙方在表達與傾聽中共同分享對方的經(jīng)驗和體驗,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場外溝通交流。已經(jīng)進入學習型社會的今天,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初中思想品德課每周兩課時,實際與學生接觸的時間不多,要真正實現(xiàn)互動式教學,還應注意與學生課堂外的溝通交流,這種溝通交流具有時空不限、內容不限、學科不限、目標不限、方法不限等優(yōu)點,教師在課堂外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不僅可以改善、融洽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而且可以了解到學生學習體驗的信息,為課堂貼近學生、因材施教儲備素材。
成功的思品課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關系,用教師的真誠和熱情去喚起學生們的興趣和激情,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思維火花,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增添思品課堂的魅力,真正實現(xiàn)互動式教學,使思品課堂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