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進旺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具備解題應考的能力,更要對所學課程的文化精髓進行了解。所以高中物理教學應科學融入物理文化,推動教學創(chuàng)新。本文首先對物理文化的內涵進行剖析,然后從高中階段物理課程的教學需求方面,解讀物理文化融入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論文規(guī)劃出相應的教學設計方案。
【關鍵詞】高中 物理 教學 物理文化 融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188-01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素質教育備受關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物理文化,發(fā)揮物理文化教育對學生的啟迪作用,是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向。文化對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運用系統(tǒng)的物理文化教育方法,塑造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素質教育的成果將得到更顯著的體現(xiàn)。
一、關于物理文化的剖析
關于物理文化的內涵,厚宇德老師曾經(jīng)給出明確的界定,指出物理文化首先具備廣義文化的一般屬性,然后它的特殊之處在于是以物理學工作者為中心、為創(chuàng)造源、為實踐者而向人類社會輻射的一種文化。具體來說,物理文化既有古往今來物理學家研究獲得的物質文化成果其物質載體,如物理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也有抽象的思想、方法、人文情感、價值取向。綜合來看,物理文化的形成是物理學史的積淀成果,是不可替代的物理學界的歷史文化結晶。物理文化是物理知識最堅實的載體,高中階段所講述的運動、力學、電學等知識都不可能脫離物理文化而存在。
二、高中階段物理教學融入物理文化的需求
從物理文化的內涵來看,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已經(jīng)涵蓋了物理文化的部分內容,只不過這種融入方式比較隱蔽,學生本身不易理解和感受到物理文化的強大魅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學對文化的融入應當是以一種更清晰的方式,使學生沐浴在物理文化的海洋中,感受探索的喜悅。高中階段融入物理文化教學的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新課程改革以前,高中物理的教學模式大多是直接從定理入手,分析定理的內涵,然后探討習題的解答方法。由于高中物理的難度加深,很多學生即使在初中時期擅長物理課程的學習,可能在高中物理學習中也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喪失學習興趣。物理文化的融入首先是解決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興趣是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學生希望獲得深入淺出的定理解讀,更加深刻地認識物理定理的生成基礎,物理文化的融入恰恰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習探索揭開問題的答案。
第二,建構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思維。物理文化基于物理學史生成的特點使它飽含前人對物理知識實用方向的開發(fā),因為實踐需求對物理學家探索科學規(guī)律是一種強勁的推動力,在生產(chǎn)力水平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物理學研究的成果為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提供了重要幫助,比如指南針的發(fā)明,運動測量的使用,這些物理文化的有形體現(xiàn)都是對物理知識實用性的見證。新課程改革使教師對建構主義理論獲得廣泛認知,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并不等于具備了應用能力,應用能力的生成必須以學生思維層面的建構為前提,通過物理文化的融入,可以直接對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行啟發(fā),塑造物理知識的實用場景,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應用思維。
第三,培育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專業(yè)素養(yǎng)。素質教育講求對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培育,對物理教學來說,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不是要在大學階段才開始系統(tǒng)的培育,而是在高中階段就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培育。與物理文化相對應,在物理學領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包含顯性和隱性的體現(xiàn)。就高中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實驗習慣就是基本的素養(yǎng)體現(xiàn),也是顯性的體現(xiàn)。而隱性的體現(xiàn)在于學生對前人精神思想的繼承。
三、高中階段物理教學融入物理文化的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方面,高中階段物理文化的融入可使用普遍教育和專題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案,并加強物理文化的探究延伸。
第一,高中階段對物理文化融入的普遍教育。所謂普遍教育,就是在物理教學中以啟迪的方式,將多媒體教學、文獻導讀、歷史貫穿等方法綜合運用,實現(xiàn)更廣闊的文化傳遞范圍,它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基礎的、系統(tǒng)的物理文化融入方案。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距離并不遙遠,適當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是必要的。物理文化的融入作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向,教師可大膽嘗試應用國外的教學方法,在每一章節(jié)或模塊教學之前,為學生布置一系列的閱讀文獻。教師應注意選擇適合高中生、通俗易懂、富有趣味的文獻篇目,使學生立足新的高度開展學習。經(jīng)過文獻中的文化導入,教師在課堂應用多媒體教學,應使用更為鮮明的文化里程展現(xiàn)與本章節(jié)物理知識相關聯(lián)的實用場景,學生從中領悟定理的來龍去脈。然后教師再運用歷史貫穿的方法,加深對人類文化和思想的歷史背景渲染,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高中物理的學習快樂。
第二,高中階段物理文化融入的專題教育。在普遍教育的基礎上,教師應積極開展物理文化融入的專題教育,集中將部分章節(jié)的內容作為一個專題,從多方面向學生展現(xiàn)其中蘊含的寶貴文化,學生從將前人探索的方法、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研究的科學精神進行全面學習。物理學界每一個經(jīng)典的理論實際上都凝結著前人不懈的努力和智慧結晶,教師可選擇以歷史人物為專題,將其在物理學史中的研究貢獻系統(tǒng)講述。
第三,高中階段物理文化融入的延伸教育。對物理文化的普遍教育和專題教育多集中在課堂教學時間,當學生的興趣獲得激發(fā),實用技能不斷積累、專業(yè)素養(yǎng)生成后,他們將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物理文化的探究。教師應設立網(wǎng)絡互動空間,供師生在課余時間交流探討,更深入地品味物理文化。借助網(wǎng)絡空間,師生可以將搜集到的物理文化資料上傳分享,學生講述自己學習物理文化的心得,或是對學習中遇到的疑惑發(fā)問,教師給予詳細的講解。在適當?shù)臅r機,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參觀科技館、物理文化展,嘗試物理實驗,觀察物理儀器,閱讀物理學家的生平,使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物理學雖然隸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但它不僅具有科學技術的一般屬性,還呈現(xiàn)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高中物理教學應當關注物理知識的雙重功效,將物理文化充分融入教學過程,幫助學生以新的思維和視角認識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曉芬,王春征,張亞茹 .高中物理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8).
[2]杜愛慧.運用“認知沖突”設置教學“有效性問題”——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教育導刊,2011(03).
[3]姚勇,邢紅軍,蔡燃.高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