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彩
【摘 要】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jīng)驗的重要媒介。它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書籍是由眾多要素構成的,文字是記錄事件的重要要素。所以在對文字的編排上要充分發(fā)揮字體造型的作用,文字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正負空間,使得文字充滿表情,更好地抒發(fā)情感。
【關鍵詞】文字編排;視覺傳達;情感表達;美感
一、書籍裝幀中的文字編排
(一)文字編排的概念。文字編排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文字編排是將各種文字要素利用形式美的法則,靈活運用各種視覺要素,藝術地將平面中的文字整體編排,將句子或文章有序地、有層次地、有疏密對比的一種視覺傳達方式。
(二)文字編排的重要性。文字作為交流的工具而產(chǎn)生,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媒介,在設計領域,文字也是視覺傳達的重要途徑。隨著文明的進步,當今社會文字早已提升到表現(xiàn)藝術美感的載體。文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字編排組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版面的視覺效果傳達。
(三)文字編排的作用。書籍中的文字編排影響著讀者的視覺感受,優(yōu)秀的文字編排應該起到以下幾點作用:
1、可識別性。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向讀者傳遞作者的意圖和各種信息,在書籍中,文字要表達此書的主題、作者、故事梗概、風格等內容。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考慮設計中的文字應大小對比、層次分明,版面點線面有機結合。避免繁雜零亂,使人易識,易懂,才能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意圖,表達設計的主題和構想意念。
2、產(chǎn)生視覺中心。從人類的生理角度分析,人的視線不能同時停留在兩處或兩處以上的地方,只有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依次進行。這種無形的視覺空間流動程序就成為視覺流程。但人們在視覺流動的過程中,一定會找到整個畫面的興趣點做停頓,即視覺中心,也稱“視覺焦點”。它是畫面信息的集中點、爆發(fā)點和興趣點,同時也是放置關鍵信息的地方。畫面中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作為視覺中心,這個點要做到集中視線,以便清晰傳遞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3、帶來視覺美感。在視覺上文字編排應該給人以美的感受。視覺傳達的過程中,文字作為畫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傳達情感的功能。因此它必須要具有視覺上的美感,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字體的良好編排,巧妙地組合能使人感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獲得良好的心理反應。
(四)文字編排的應用。書籍的文字編排首先要使讀者產(chǎn)生刺激的“感知”,這種感知效應被稱為感知設計,讀者能不能產(chǎn)生感知效應,由編排信息決定。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美是人的感性和知覺判斷?!弊屪x者產(chǎn)生美的感受是編排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書籍中文字編排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入手。
1、動感。文字的編排是可以表達情感的。它可以一本正經(jīng)或隨意,全球的或地方的,傳統(tǒng)的或富有藝術性的,高度復雜或原始的,這就需要我們來選擇用適合的編排表達我們所要流露的情緒。文字編排從問世開始就以靜態(tài)的感覺出現(xiàn),然而在現(xiàn)在追求變化的社會是不能滿足讀者審美需求的。因而我們要考慮到文字編排的動感。
2、虛實。人類需要氧氣,視覺同樣需要,清爽型的版式構成的畫面,集中引起注目,空白調節(jié)視覺疲勞,對于圖書畫冊來說,留白的部分就是視覺的“氧氣”,即負空間。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審美特征是,“計黑當白”。巧妙地負空間能更好地烘托主題,渲染氣氛,使版面臻于完美??枺看鳡栒f“在毫無變化的千篇一律和排印的絢爛多彩之劍還有一個空間,在那里排印設計者可以為你帶來閱讀的快感和理解所讀之物后的愉悅。”
3.無序。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在設計形式上需要一種無序化的編排形式張揚地表達情感,不再把秩序化作為唯一的設計準則,這里的無序是指經(jīng)過設計刻意追求的無序殘缺美。
二、文字編排的情感表達
(一)情感來源及表達。從設計創(chuàng)作角度而言,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其情感體驗積累是設計創(chuàng)作的基礎和最初動因。設計師的情感體驗越豐富、越深厚,就越有可能設計出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來。情感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沖動,并伴隨設計始終。
(二)讀者情感與共鳴。從讀者的角度而言,讀者需要的形象載體也不僅局限于是覺得愉悅,他們很自然的會理解作品的內涵,當他們理解了作品的內涵后,如果與設計師的想法與情感一樣相互通融產(chǎn)生了共鳴,作品的目的就會被更好地傳達,這種心理情感的溝通才是傳達的最終目的,人們也能欣然接受并喜愛倍增。
(三)情感表達的原因
1、讀者群體。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體,編排也要隨著發(fā)生改變,以適應所要接受信息群體的理解程度。兒童讀物與成人讀物的版式編排就有很大區(qū)別,孩子的內心情感世界時豐富多彩的,他們隨時保持最興奮地狀態(tài),有活力。兒童在看大人的知識書籍時,密密麻麻的字符遍及全書,覺得無趣,想必孩子看到也只會被隨手丟在一旁。兒童書籍要有生動的圖片和絢爛的色彩,文字的設計也應有所變化。相比之下,中老年的讀物就不會采用這種方式,對于他們來說,文字編排不能太跳躍、刺激,應該多一些人文氣息在其中。由此可見,對于不同的群體要用不同的文字編排風格。
2、書籍類型。不同種類的書籍文字編排的風格也不一樣。例如科技類書籍要承載大量信息,不是感情類的宣泄,所以在文字編排上要求穩(wěn)定和諧,圖文分割要有序、邏輯條理性和秩序性,由此讀者才能對其信任。而文藝類書籍的編排又不一樣了,文藝類書籍內容廣泛,包括小說、戲劇、電影、詩歌、散文、音樂、繪畫等。應體現(xiàn)出活潑、浪漫、隨意、親切、人文等特點。它有豐富的情感特征,抒情性強。因而設計手法自由活潑,可以夸張運用各種手法增強書籍的藝術感染力。當今社會,另一種傳播方式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就是雜志,它版面大多是活潑自由、時尚的,迎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心理和情感。它是表達流行的載體,有固定的編輯方式等要求。強烈對比且明快的色彩使用特點,激發(fā)讀者購買欲。
3、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審美情趣也有所不同。東西方在文字編排方面有很大的差異。西方的編排重視功能和理性的傳達,這源自于西方人嚴謹、理性的性格特點。與之相對應,東方的藝術更注重寫意而不是寫實,從“無”出發(fā),喜愛用筆墨的神韻體現(xiàn)東方人感性的內心。
當今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大片的文字整齊排列,閱讀時間長久難免感到疲倦。在這樣的形勢下,若想脫穎而出,牢牢鎖定讀者眼球,此時文字的編排要良好的得表現(xiàn),需要設計師仔細斟酌推敲其中的要素編排。文字編排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表達文字的情感。設計者應當擔負起給讀者正確的視覺導向,提高讀者視覺審美。
【參考文獻】
[1]阿歷克斯·伍·懷特.字體設計原理[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2]錢品輝,李珂.平面設計原理[M].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08.
[3]舒湘鄂.編排設計[M].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
[4]劉子群.書籍版式設計中字體排版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