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對于患者進行胃腸術后胃腸減壓的護理方法。方法 選自我院2009年——2013年經(jīng)胃腸術后進行胃腸減壓患者共50例,以隨機的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相對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 對胃腸術后胃腸減壓患者應用循證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循證護理;胃腸減壓;體會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4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8-4149-02
在臨床上面,對于胃腸術后患者來說進行胃腸減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治療措施,在外科方面有廣泛的應用,該環(huán)節(jié)的應用是否有效關系到胃腸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疾病的預后。對于胃腸減壓在護理方面有著許多的方法,但是大部分護理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副作用[1]。我院自2009年使用循證護理方法對胃腸減壓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我院2009年——2013年經(jīng)胃腸術后進行胃腸減壓患者共50例,以隨機的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患者接受循證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最大的為74歲,年齡最小的為27歲,平均年齡為58.5歲;其中15例患者為胃癌根治術、7例患者為直腸癌根治術、3例患者為胃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術,胃管留置時間最長為6天,最短為3天,平均為3.7天;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最大的為72歲,年齡最小的為28歲,平均年齡為57.9歲;其中13例患者為胃癌根治術、8例患者為直腸癌根治術、4例患者為胃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術,胃管留置時間最長為7天,最短為3天,平均為3.5天。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手術種類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1.2.1.1 胃管固定 患者接受的是常規(guī)的鼻飼術固定術,在患者的鼻翼還有面頰使用膠布進行固定。
1.2.1.2 保護性約束方法 給予患者常規(guī)約束方法,在患者清醒狀態(tài)之下不進行約束,如出現(xiàn)煩躁不合作等狀況則給予肢體約束帶進行約束。
1.2.2 觀察組
1.2.2.1 心理干預 患者在進行胃腸減壓的時候會出現(xiàn)有煩躁焦慮的情緒,護理人員需要通過語言的溝通或者引導,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狀態(tài)。除了進行心理支持外還需要配合行為干預,指導患者對腸胃減壓進行配合,主要指導方式為呼吸方式、肌肉放松方式以及吞咽形式等。
1.2.2.2 胃管固定 觀察組患者使用雙固定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在鼻翼使用蝶形膠布進行固定,再加上一根細棉線環(huán)繞在近鼻翼端的胃管上面,經(jīng)過患者耳朵上緣圍繞頭1周,然后在患者另一側耳后打結,在上面做好記號避免觀察流管有沒有拖出體外,囑咐患者在翻身或者下床活動的時候避免出現(xiàn)牽拉,確保和負壓球之間的連接固定以免出現(xiàn)脫落,進而使得引流失效,導致記錄不精準。
1.2.2.3 保護性約束方法 觀察組患者佩戴我院自制的無指手套,該手套主要分為三層,使用純棉布制作掌側兩層,里面放置有跟手套大小以及形狀一致的薄型塑料板,手套的背側則是以白色網(wǎng)狀作為主要材料避免對手背靜脈輸液的觀察有所影響,塑料板可以隨時抽出且手套定期進行消毒清洗。
1.2.2.4 口腔護理 觀察組患者的口腔護理主要是應用orem理論進行,手術之后的第1天由護理人員協(xié)助并指導患者進行刷牙,第2-3天由患者自行刷牙。患者如果為年老體弱或者是自理能力比較差的,使用漱口液進行口腔護理。
1.3 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對效果的評價標準主要如下:引流管是否固定、患者約束是否體現(xiàn)人性化、患者口腔是否舒適、心理狀態(tài)是否穩(wěn)定、有沒有出現(xiàn)胃管自行拔除或者是誤拔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χ±s),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組患者在胃管固定效果、口腔護理以及約束方法效果方面對比有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3 討 論
傳統(tǒng)的胃管固定方法如果在患者身上長期使用,有很大的可能會脫出,主要是因為患者鼻翼兩側出分泌較多的油性物以及汗液,患者在洗臉的時候很容易將膠布弄濕從而使得膠布失去粘性。觀察組使用的胃管固定方法除了使用膠布進行固定之外還加上了棉線固定在患者的耳后,這樣就算膠布因為失去粘性而脫落依然有棉線承擔著第二防護的作用,只需要護理人員及時的粘貼膠布就能夠使得胃管脫落概率大幅度下降[2]。
常規(guī)約束帶的使用會使得患者產(chǎn)生強烈的挫折以及煩躁感,因此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不能對患者自尊造成傷害,要正確的使用約束方法避免因為約束不當導致患者出現(xiàn)關節(jié)或者皮膚等并發(fā)癥。本次使用的無指手套,使得患者對肢體約束的時間大幅度縮短,有效的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在防范患者出現(xiàn)誤拔胃管等方面,有著突出的效果。
對于置管引流的患者需要做口腔護理,主要是為了保持患者的口腔潔凈還有濕潤,避免出現(xiàn)粘膜干燥以及口臭的情況,讓患者感覺到舒適,以免出現(xiàn)口腔感染或者是相關并發(fā)癥[3]。另一方面口腔舒適能夠讓患者保持心情的開朗,對于積極配合治療也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胃腸術后胃腸減壓患者應用循證護理,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熊英,杜俊蘭.留置胃管固定的新方法[J].護理研究,2010,24(4):1117.
[2] 許伍娣,李素苗.胃腸減壓引流不暢的原因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雜志,2010,10(4):108-109.
[3] 張霞.氨溴索氧氣霧化對胃腸減壓患者咽喉部舒適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