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鋒
摘 要:《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彼自捳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這門功課感興趣了,他才自然而然地會認真聽課,認真研究課本,使教師的每堂課都變成高效教學。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教學;策略
人們對于未知的歷史事件有一種本能的探究欲,對于熟知的歷史人物又有本能的崇拜感。而這種探究欲和崇拜感在學生的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能力,喜歡將自己投身在歷史場景之中,去和歷史人物一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經歷不同的人生歲月,學習其中的歷史智慧。
合理的提問能夠積極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搭建有效的問題式教學模式,通過提出合理的歷史問題,鼓勵學生對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進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新課改的高中歷史教學還要注意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多是以老師的口頭講述為主,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強調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
為了讓遙遠的歷史變得真實真切,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歷史人物的對話、活動等,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知識。此外,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也是提高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宗旨是使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組織形式有小組合作探究、個人獨立探究、個人探究與班集體討論相結合三種,學生更愿意采取小組合作這種形式,他們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歷史探究性學習活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組織歷史知識手抄報比賽,進行歷史知識競賽等,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高中歷史作為高考科目,和其他學科一起構成高中的課程體系?;A教學階段實施新課程改革,正在深入地影響著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參與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參考文獻:
樊燦云.談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湖南教育,2005(17).
(作者單位 湖北省鄂州市第二中學)
?誗編輯 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