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秀蘭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不僅會學習,而且追求學習的有效、高效,形成探究、合作、傾聽等良好的習慣?!吧窘逃睉\而生,它提出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教少學多,不教而教,以學定教。教師如果把第二天課程的教學目標,變成學生先學的一個前置性作業(yè)(即學生先學的一個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那么,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處理好前置作業(yè)和課堂教學的關系,讓前置作業(yè)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呢?
一、合理設計前置性作業(yè)
設計好前置性作業(yè)是進行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大部分教師只是布置學生將第二天學的書本內容簡單看一遍,再讓學生模仿例題完成相關練習題。沒有對學生預習進行示范和指導,更沒有結合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問題,造成學生預習的盲目、低效、無效。上新課時,教師按照書上流程重復一遍,沒有將前置性作業(yè)與課堂教學無縫接軌,造成重復勞動。教師為了趕進度,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表述自己的學習成果,忽視了學生的勞動,學生沒有成就感,漸漸對預習作業(yè)走過場;有的課堂上沒有認真參與學習活動,自認為自己已經預習了,預習中造成錯誤認知根深蒂固,難以更正。
教師只有熟悉并吃透教材,依據本學科的特點,領悟重難點,教學目標才能定位準確、清晰、合適。在不改變現行教材編排的基礎上不僅要考慮如何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yè)的內容,而且要設計具有開放且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充分探索與研究。只有有了問題的開放,注意設置適度的思維障礙,擴大“現有發(fā)展區(qū)”與“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差異,才有可能帶來探索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編才有可能??茖W布置前置性作業(yè)以及學生充分的課前探索研究,才會使課內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也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思維性、開放性、邏輯性、嚴密性、創(chuàng)新性、廣闊性、靈活性等得到有效解決。讓學生有備而來地學,這也才是生命的課堂、平等的課堂。
二、科學運用前置性作業(yè)
前置性作業(yè)好處很多。前置性作業(yè)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完成作業(yè)過程中,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課外知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發(fā)展了思維,調動了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而且通過課堂的反饋也可以檢查學生課后學習的情況。但前置性學習不是純粹的課前預習,它在傳統(tǒng)的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內容,更具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通過先做后學,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張興華老師在《兒童學習心理與小學數學教學》一書中指出: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數學學習是學生在已有數學認知結構的基礎上自主建構活動。前置性作業(yè)設計要有舊知做鋪墊,逐漸加大新知的難度。在學生自主完成前置性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對同一數學知識的理解會有不同側面、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些都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素材和資源。
前置性學習將教學重點、難點提前分解,讓學生通過思考并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在課堂上不露痕跡地使用前置性作業(y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大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并且盡可能在課堂上提供機會展示作業(yè),充分發(fā)揚民主、平等的精神,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這樣,學生才樂于去做,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學習自信心。同時著眼于全體學生的不同背景,讓每個孩子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進行學習,課外的充分研究讓課內的學習更深入,課內交流更有理有據,留給了學生廣闊的建構空間。
課堂教學應該更好地為學生的發(fā)展和知識的學習服務,始終讓教師的教以學(學生已有的思考基礎和知識基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前置作業(yè)是學習新知的前提,課堂教學就是學好知識的保障;前置作業(yè)是知識的儲備,課堂教學就是智慧火花的碰撞;前置作業(yè)是個人的勞作,課堂教學就是集體的成果。合理的前置性作業(yè)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奠定基礎,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活力和生機;既讓學生增加了自信心,又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積極進取的源頭。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