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霞
摘 要: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領域里的一場變革,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觀念轉變、教材觀念轉變。其中的task板塊,是一個要求學生在課堂內進行的開放型、任務型活動的教學內容。該板塊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四方面的技能進行全面訓練,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五個基本理念,體現(xiàn)了英語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但是在教學實際中,如何進行這一部分的教學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困惑。
關鍵詞:英語教學;task;教學感想;模塊一第三單元
牛津高中英語新教材將每個單元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welcome to the unit是通過圖片來鍛煉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并對整個單元起到導入的作用。第二部分reading是一個單元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對本單元話題的深入,在這一部分中,不僅要求學生把握本單元的一些重點短語和句型,更重要的是要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三部分是word power,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構詞法和一些單詞方面的相關知識。第四部分是grammar and usage,語法的教授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第五部分是task,這一部分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聽寫能力。最后一部分是project,這一部分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板塊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新教師來說,這種問題尤為明顯。其中,最難把握的恐怕就是task的教學了。
task位于每個單元的Reading和Grammar之后,它包含聽、
說、讀、寫訓練,以一個任務為線索,通過這個線索把聽、說、讀、寫這四項語言技能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這是牛津教材task部分的設計理念。Task板塊是一個要求學生在課堂里進行開放式任務型活動的學習內容,目的是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一般每個task板塊包含有三個步驟和三個技能訓練。
該板塊順著本單元的話題,以任務的最終產(chǎn)品為目標,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學生通過結對或小組活動的方式,親歷語言實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語言運用能力。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因此,task的教學對于教師來說的確是一個挑戰(zhàn)。筆者將根據(jù)自己親身實踐過的一堂task課,談談對task教學的感悟。
一、導入要生動、具體、明確
眾所周知,導入是一節(jié)課中一個相當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導入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整堂課的表現(xiàn)。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導入不僅能夠使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的,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興趣,使師生間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本單元task的任務是寫一封鼓勵的信給一位體重超標的朋友,筆者就從肥胖入手,在導入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美食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肥胖這個問題。緊接著,筆者就利用一封信,提出本堂課的學習目的——寫一封鼓勵的信給一位體重超標的朋友。
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適當進行刪減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資源涵蓋是相當廣泛的,信息量又大,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要靈活運用教材上的資源,并進行適當?shù)娜∩?。上文提到筆者在提出本堂課任務的時候用了一封信,這封信其實就是本單元reading課后練習Part E當中的。在這封信當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因為肥胖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且在最后征求朋友的意見。正好與這節(jié)課的寫作目的相符合,因此是一個很好的材料。
本單元Task分為兩個大部分,Skills building 和steps,也就是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skillings部分)包括三個技能訓練,skills building 1:finding information; skills building 2:note taking; skills building 3:using punctuation.實踐部分(steps部分)也相應地包括三個部分:1. recommending a gym to a friend; 2.intervieving a person about exercise and training; 3.writing an e-mail encouraging a friend.由于本節(jié)課是公開課,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么多內容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筆者對于這些內容進行了適當?shù)膭h減,除去了skills building 2和step 1以及step 2的內容,著重于回信的寫作,指導學生在回信時,首先要找到對方信中的要點,然后再考慮加以回復。同時,對于寫作中一個重要因素——標點符號的用法加以詮釋,使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加以運用,順利地完成寫作任務。
三、適當加入課外內容,豐富教材資源
盡管task板塊給學生提供了完成任務的各個步驟以及相關的訓練,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刪減教材資源的同時,還可以對教材內容加以添加,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吸引人。
在整堂課的流程中,筆者都是根據(jù)教材安排對各個技能進行訓練的,對于學生來說,難免覺得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因此,筆者在最后一項技能——標點符號的使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使用一個故事,引起學生的注意,在這個故事中,因為標點符號的不同使用,產(chǎn)生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這就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令學生在學習枯燥的標點符號的用法時,仍然充滿激情。在講解完之后,筆者又添加了一個“動手試一試”活動,讓學生利用剛才學過的標點符號的知識,給一篇短文加上不同的標點符號,以表達不同的意
思。學生通過此部分的訓練,進一步了解了標點符號的功能和具體
用法。
四、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資源
英語的教學圍繞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講,英語課堂往往有些枯燥。運用各種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直觀具體、感染力強的感性認識材料,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各類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也能使學生增加好奇感,尤其是在導入時加以運用,能使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因此,筆者在進行整堂課的教學任務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尤其是在上文提到的導入過程中大量美食圖片的使用,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立刻融入本課的主題。在接下來的幾個任務進行的過程中,筆者將一些重要信息呈現(xiàn)于幻燈片上,并在適當?shù)臅r候利用電子白板加以標注,使學生很直觀地看到了一些要點,便于學生理解。同時也用到了錄音機,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感受地道的英文發(fā)音,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五、安排多種課堂活動,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由于task板塊的最終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在課堂設計的過程當中就要盡可能安排這四方面的綜合訓練,以達到本板塊的教學目的。
筆者在導入本堂課的學習目的之后,馬上安排了學生讀教材52頁的一則瘦身俱樂部的廣告,要求學生從中找到一些相關的信息來回答一系列的問題。通過此部分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尋找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知道如何讀。緊接著,筆者就利用教材中的設計,讓學生聽一段具體介紹此俱樂部的錄音,從而完成53頁上設計的問題,讓學生獲得了聽的訓練。在最后環(huán)節(jié),筆者通過安排任務——讓學生寫回信,讓學生獲得了寫的機會。但是令人惋惜的就是筆者沒能在課堂上完成此部分的訓練。其實筆者一直認為這一部分的訓練可以在一天有兩節(jié)課的情況下,在第二節(jié)課上限時讓學生完成,并當場進行講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關于說的能力,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一直在積極主動地參與,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task板塊是一個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并且實施的部分,它包含了對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全面訓練,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值得挑戰(zhàn)的內容。如何上好task,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去思考。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滸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