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軍
在中學田徑運動訓練中,跨步跳練習是一種提高腿部力量的重要訓練手段。
跨步跳技術動作要求起跳腿快速用力蹬伸,擺動腿屈膝主動前擺送髖,起跳腿繼續(xù)后擺,以加大兩腿間的夾角,使騰空階段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跨步姿勢。接著積極下壓擺動腿的大腿,前伸小腿,以向后扒地的動作著地。兩臂配合腿部動作做有力的前后擺動。
從完成動作的形式來看,跨步跳過程中所形成的后蹬、前擺、“趴地”及大幅度的單擺臂動作,都和短跑技術的要求一致。短中距離的跨步跳練習,不但可以發(fā)展腿部的爆發(fā)力和彈跳力,最主要的是能培養(yǎng)大腿積極主動前擺和下壓的能力,這一點對完善運動員短跑技術水平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每位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中都應該重視跨步跳練習。
一、跨步跳也是三級跳遠的第二跳動作,有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正確的跨步跳技術對完善整個三級跳遠技術非常重要。練習跨步跳不但能培養(yǎng)大腿積極主動前擺和下壓的能力,而且使三級跳遠第二跳的騰空階段保持較長時間的跨步姿勢,增加第二跳的距離,并為第三跳創(chuàng)造良好的起跳條件。
因此,在訓練中,把跨步跳練習和三個跑的專門性練習放在一起使用,并且要有所側重跨步跳練習。在日常短跑練習中只要合理地利用好跨步跳練習,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新學年,由于大部分運動員剛進入訓練隊,基礎較差,要很好很快的完成跨步跳動作有一定的難度。原因有二:一是腿部力量較弱。二是擺動腿主動前擺和起跳腿后擺都不充分,騰空階段兩腿間的夾角小,騰空時間和高度都不夠,重心快速下落,下落過程中擺動腿下壓又不積極。這些原因導致跨步跳動作不到位。腿部力量較弱,可以在訓練中適當增加一些跳的內容,盡快彌補。
(1)從高約50cm的地方下跳做多級單足跳,這樣可以鍛煉支撐腿的承受內力。
(2)找一棵直徑大概5cm的小樹,支撐腿同側手扶樹,另一條腿平行抬起,接近與地面平行,做單腿的深蹲起。
(3)平時多做杠鈴的半蹲,力量在自己最大力量的75%,要求速度一定要快。
(4)蹬地腳著地后的滾動速度直接影響到向前的沖力,或者說是慣性,如果腳滾動不快,就會相反的起到制動,這樣就削減了初始的慣性。練習可以通過找一個角度大概在15度的坡上訓練,從上向下做跨步跳,這樣就可以鍛煉支撐腳著地后的滾動速度,上肢的前擺速度和擺動腿的前擺速度也不能忽視,這都直接影響到支撐腳的滾動速度。
二、擺動腿的擺動速度與動作要求
(1)擺動腿的擺動速度直接影響到初始的慣性,練習時可以找一個稍微軟點的足球,在放腳后快速將球踢出,看誰踢的遠,并且球的高度不能太高,同樣的力量,如果你的擺動速度快,球肯定是要遠些的。
(2)做一步的跨步跳臺階,找一個高大概50cm的臺階,助跑一步放腳,緊接著做擺腿上臺階,支撐腿跟上,看同學之間誰跳上臺階離臺階邊最遠,這樣也可以鍛煉擺動腿的擺動速度。在做擺動腿的練習時,要求要動作到位,當支撐腿自然留在后邊開始作為擺動腿時,小腿要放松,膝關節(jié)自然彎曲,小腿接近與地面平行,當擺動到前邊時,要快速向前上擺,而不是只向前或上,要將擺動力量歸于膝關節(jié),這樣看可以充分的利用上擺動速度帶來的向前沖力。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多次講解示范,運動員們的跨步跳動作依然做的不好,空中剪刀腿做不出來,大多數(shù)人做跨步跳不合要求。本人感覺只用這種普通教學方式難以達到滿意的訓練效果,于是,決定先放棄行進間的跨步跳練習,改用模擬練習來代替。分兩步練習:
第一步,進行肋木上的弓步壓腿,使腿部韌帶柔韌性增強,有助于加大兩腿間的夾角。第二步,鍛煉兩條大腿之間在空中的夾角,既做空中剪刀腿動作。在雙杠上支撐懸垂后,
開始做模仿跨步跳的技術動作。兩腿交替做屈膝前擺、下壓、后擺的動作。完成動作時,要求兩腿折疊要清晰到位,大腿前擺、下壓、后擺都要做到積極主動,同時動作要放松。模仿動作每次做15~25次,做3~4組。做模仿空中分腿動作,運動員要細心體會空中滯留的一瞬間,后邊小腿的方向感,和前后大腿之間夾角的方位感,只要長時間鍛煉這種模仿動作,對練習跨步跳空中動作是有很大提高的。由于模仿動作是在雙杠上完成,學生注意力只需要放在腿部,只管按要求做好剪刀腿的動作,不受腿部力量、騰空時間和高度的影響,有利于精心雕琢技術動作。
通過一個月左右的模仿練習,大部分運動員在雙杠上做跨步動作時,剪刀腿的動作都很清晰到位。隨著訓練的深入,運動員腿部力量的逐漸增強,再進行行進間的跨步跳練習,跨步跳動作也就做得非常標準了。
一個技術難點,普通教學方法收效甚微,而一個簡單的模仿練習,在相對容易的條件下,就能把學生們的技術動作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通過這個教學實例,使我真正感覺到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三、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1)運動員在進行跨步跳練習時,應穿彈性的運動鞋,以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從而有效地保護運動員的腰、膝、踝關節(jié)。
(2)在訓練的開始階段該先在松軟的地面,比如鋸末跑到、草坪或沙灘上進行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訓練后,再到跑道上進行練習。
(3)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進行跨步跳練習時,都要先強調練習的數(shù)量,也就是練習時的重復次數(shù),然后再要求練習的強度。
(4)在進行跨步跳練習時,都要先要求動作的幅度,當運動員能夠大幅度的正確完成動作時,就要相應的要求動作速度。
(5)以距離計算跨步跳練習,每次課的總跳躍距離控制在600~800米,每周可安排2~3次課,以級數(shù)計算的跨步跳練習,每次課的總跳躍級數(shù)控制在60~80級這個范圍,每周安排2次課較為適宜。
(6)每次跨步跳練習后,運動員應獲得充分的休息,然后進行下一次練習。
(7)開始時,采用徒手跨步跳練習,隨著運動員訓練水平的逐漸提高,可讓運動員穿著紗衣進行練習,以提高負荷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