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瑞
【摘 要】當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日趨緊張,伴隨而來的便是群眾健康問題。該文章以“大眾體育與民眾健康”為主線,介紹了大眾體育的發(fā)展過程、當下大眾體育的存在形式以及民眾健康狀況的分析,并且著重介紹了大眾體育對包括民眾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力在內的民眾健康起到的正面積極作用。從而得出大眾體育產生、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并且簡要分析了影響大眾體育發(fā)展主要因素。最終對大眾體育的發(fā)展提出合理預測,展望其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大眾體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前景展望
1 大眾體育簡要介紹
1.1大眾體育的定義闡述
單就我國而言,“大眾體育”是相對于“競技體育”而言的一系列體育運動的總和,又名“群眾體育”、“社會體育”等。更為詳細的說,大眾體育是社會全體成員本著自愿的原則利用自身自由時間自主參與的各式各樣體育運動的總稱,就個人而言參與大眾體育是為了健身娛樂、豐富業(yè)余生活,而就整個社會而言,大眾體育的廣泛展開能使得全民體質增強、社會情感得到調節(jié),最終達到社會安定的終極目的。由此可見,大眾體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眾多積極意義。
1.2大眾體育的具體形式
大眾體育按不同分類原則可分為各類形式,比如說,以大眾體育的參與對象為依據將其分類可分為:婦女體育、老年體育、農民體育、職工體育以及傷殘人士體育等各種形式,再比如說,按照鍛煉地點、鍛煉內容的不同又可將大眾體育分為社區(qū)體育、個人自主體育鍛煉以及體育俱樂部與活動中心鍛煉等。
參與大眾體育,我們可以個人自由鍛煉也可以自主組成運動隊、鍛煉小組等。但無論以何種形式參與都應該遵守其自愿,業(yè)余,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以及多形式、講文明的基本原則。
2 民眾健康現狀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日趨緊張,伴隨而來的便是群眾健康問題。例如,民眾整體免疫力下降、流行病更為容易大范圍流行等不良現狀出現,總的來說,亞健康狀態(tài)民眾數量在當下民眾健康狀況中占有了更大的比例,甚至該比例呈現除了繼續(xù)增大的趨勢。
由上述情況可知我國民眾健康狀況令人堪憂,而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健康狀況的整體提高之不易決定了全民鍛煉、全民養(yǎng)生的必然結果。由此可見,大眾體育的出現算是應用而生,其多樣化給了更多群眾新鮮感,使其最終愿意參加體育鍛煉,最終達到全民身體素質整體提高的終極目的。
3 大眾體育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3.1大眾體育對民眾身體健康的影響
3.1.1大眾體育促使人體健康發(fā)展。眾所周知,骨骼的健康生長發(fā)育離不開源源不斷的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而科學的體育鍛煉對血液循環(huán)有一定的促進并使得骨骼的血液供應情況得到改善,并且,體育鍛煉中各種科學的動作不僅能對骨骼生長起到良好的刺激、促進作用,還能夠通過對人體肌肉的品質(包括肌肉體積以及肌肉內毛細血管、脂肪的分布狀況等)的改善使得人身體結實而豐滿。
3.1.2大眾體育改善人體循環(huán)系統。據我國相關科學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對人體循環(huán)系統、心臟以及各項運動機能均有提高、改善作用。國外也做過相關試驗,試驗要求眾多健康青年長時間持續(xù)保持臥床、少運動,結果表明參與試驗的健康青少年的心臟容積縮小、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呼吸系統以及心臟循環(huán)系統功能明顯下降。
總之,適量的體育鍛煉對人體各機能的維持、增強均有益處,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并最終達到提高生活質量、延年益壽的目的。
3.2大眾體育可促使心理健康發(fā)展
3.2.1大眾體育對人的情緒和精神有調節(jié)和提高作用。長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可對情緒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從而使得人的整個心理狀態(tài)更多處于平衡、穩(wěn)定的良好情緒狀態(tài),并對促進、保持人體整體機能穩(wěn)定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效果,進而在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管理下,使得人體內各方面關系得到相應的調節(jié)以便平衡。
體育鍛煉對情緒的調節(jié)、穩(wěn)定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對精神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對體育愛好者來說,效果尤為明顯、突出。
3.2.2大眾體育對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有促進作用。長時間堅持鍛煉不僅需要較高的自覺性,還需要有十足的自制力。能堅持鍛煉的人都頗有體會,任何缺乏持之以恒精神和堅決克服任何困難決心的人都不可能將體育鍛煉長期不間斷的持續(xù)下去。在體育鍛煉中,果斷性、自覺性以及堅持精神是必不可少的,長期堅持便能克服自身惰性,改善自身意志品質。
總之,體育鍛煉能夠改善人的意志品質、提高人的意志力,尤其是大眾體育鍛煉的此作用尤為明顯、效果尤為突出。
3.3大眾體育可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3.3.1大眾體育對社會交往、友誼有促進、增進作用。大眾體育鍛煉是全民活動、社會活動,在人們參與大眾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但會有增強體質的基本收獲,還能促進自身進行更為廣泛的社會交往、收獲友誼。
3.3.2大眾體育能提高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長期堅持了體育鍛煉的人對外界環(huán)境(尤指較差條件新環(huán)境)均有較高的適應能力,分析的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長期堅持了體育鍛煉的人在平日里是在不同環(huán)境、各種條件下進行鍛煉的,久而久之身體機能得到充分鍛煉,對各種不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便自然會不斷提升。二是因為長期堅持了體育鍛煉的人,其體格自然會更加健康、優(yōu)秀、強壯,因此在相同的外界刺激下,長期堅持了體育鍛煉的人的各組織系統協調能力、承受外界刺激能力(甚至包括心理方面)等自然表現的都會較為優(yōu)秀、突出。
由以上論述可見,包括大眾體育在內的各種體育鍛煉的終極目的便是“健康生活”,體育鍛煉的意義重大。
4 影響大眾體育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4.1體育價值觀念落后
所謂體育價值觀,簡單地說就是一種體育社會心理、觀念。體育價值觀通過影響個人及群體行為而影響甚至決定了整個社會群體對體育鍛煉的認知甚至態(tài)度。以往,社會民眾對體育鍛煉在自身健康方面的影響了解不夠深入、全面,甚至會認為體育鍛煉者便是古語“勞力者治于人”中所說的勞力者。落后的體育價值觀念曾一度阻礙了大眾體育的展開和發(fā)展。
4.2落后的經濟條件
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所說那樣,經濟基礎往往決是定著事物發(fā)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最基本因素。大眾體育的發(fā)展也不例外的受著國民經濟的限制,簡單地說,國民經濟基礎不夠雄厚就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大眾體育形式的單一、內容的枯燥、參與人數的不足等直接影響大眾體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當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人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大眾體育已得到大眾的認可、重視,因此大眾體育也已經走向了不斷完善的發(fā)展道路。
5 結語
該文章以“大眾體育與民眾健康”為主線,就大眾體育和民眾健康以及兩者的關聯展開了相關論述。在大眾體育興起伊始,其認可度低,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發(fā)生改變和進步,因此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會出現不同的態(tài)度,本文主要是通過講解人們對大眾體育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起到的積極作用的逐步認識以及民眾健康水平現狀有待改善的客觀事實得出了大眾體育產生、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可發(fā)展性。
總的來說,本文通過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大眾體育而產生新認識、新需求的分析得出了大眾體育發(fā)展前景非??捎^的必然結論。
參考文獻:
[1]宴全委.以大眾健康為核心的傳統體育養(yǎng)生體系構建[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1)
[2]陳紅芬.健康教育相關概念與學校衛(wèi)生工作新思路[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1(03)
[3]李小蘭,田海燕,賈俊杰.論傳統體育養(yǎng)生觀對身心健康鍛煉的鏡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8)
[4]呂東旭,張明偉,鮑鶯.對健康促進中大眾體育服務體系的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05)
[5]張鯤,姚婧,蔡恩倫.我國體育科學研究作者群體狀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