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素蘭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的個性化回歸是素質教育下的必然要求,本文從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意義,存在的問題以及結局的策略幾方面作了論述,希望通過個性化作文教學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個性化作文教學 策略 小學作文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07-01
寫作作為認識世界、與別人交流和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從小學就開始培養(yǎng)的基礎教學內容。小學時期是兒童學習知識的開始時期,也是兒童作文風格的形成的初始時期,這一時期對兒童的文字表達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個性化特征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這一階段作文教學的方式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來說,在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方面做的很不夠。
1 小學作文教學中個性化教學的意義
進行個性教學,第一,是時代的要求,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適應社會競爭的關鍵,而個性化作文就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以后總表現(xiàn),小學作為學生人格的養(yǎng)成時期,實行個性化作文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點的形成,適應時代時代的發(fā)展。第二,是素質教學的需求,強調個性發(fā)展,注重個性教育是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中指出:“應培養(yǎng)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進人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并把它作為當代教育的趨勢?!眰€性化作文教學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其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得到鍛煉。
2 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個性化作文教學中要堅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原則,這會讓兒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得到最優(yōu)勢發(fā)展。但是現(xiàn)實的教育方式卻往往扼殺了兒童創(chuàng)造的天性,同化教育使得兒童之間沒有了差異,創(chuàng)造性也隨之消失,兒童成為同一模板教育下的犧牲品,在作文內容上也就毫無個性可言。
審視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是教學的同化現(xiàn)象,在教學中,學生是寫作的主體,也是教學的主要對象,然而學生的寫作意向往往得不到發(fā)揮,老師站在成人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導,過多地重視“技法”的指導與訓練,教育使得不同的人變得越來越相同,也使文章千篇一律。其次,學生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所寫的文章假、大、空現(xiàn)象嚴重,缺乏真實的情感。再者學生的視野不夠開闊,總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圍內,作品缺少創(chuàng)意。要改變小學作文中的這種現(xiàn)狀,究其根本,就是要把寫作教學從狹隘的學科理論中解放出來,從哲學、社會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的角度,找到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通過個性化教學從本質解決問題。
3 小學作文教學的個性化策略
每個孩子都是有個性的獨立主體,雖然他們的思想沒有成人社會的思想,但是他們有著屬于兒童的特有的豐富世界,要讀懂他們,需要教師擁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發(fā)掘其中的個性化優(yōu)點。所以對兒童進行作文個性化訓練不是短期的簡單行為,而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要求從作文的早期訓練開始,就自始至終有意識地加以培養(yǎng)。具體到實際的作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3.1 給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內心世界還沒有受塵世的污染,對未來世界的未知和好奇使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倍處熞龅木褪牵禾峁┫胂蟮闹c和搭建想象的平臺,小白兔,小動物,一段音樂,一組詞匯都可以成為引發(fā)學生想象的支點,讓學生徜徉在自己的想象中,花卉的語言,海底的世界等,想象力飛的越高越遠,就會有很多新穎生動的想象,在快樂中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思維,作文自然會獨具特色。
3.2 用心寫文,以情動人
要讓學生的作品具有豐富的內容,且能表達出真情實感。其關鍵在于“悟”作文的過程,有悟才有所寫。
第一,注重生活實踐,增強個性體驗。開放作文時空,課內外統(tǒng)一,校內外結合。由于小學生的視野有限,寫作內容自然不會豐富,編出來的東西自然缺乏情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币寣W生更多的接觸自然,通過觀察、聆聽、切身體會,去認識外面的世界,將課堂內容帶到課外去,又將社會的感受帶到作文中,這樣的文章自然不會言之無物。
第二,培養(yǎng)學生用心用情去寫作文。情感是文章的靈魂,要寫一篇感人的文章,情真意切,才能引起別人的共鳴。可以根據(jù)范圍加以引申移情,比如在教《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時候,那份真摯的父母感情讓學生感動,在這種情景氛圍下,就可以讓學生寫與父母有關作文,讓他們回憶和感受與父母的點點滴滴,這樣可觸可見的真情,在文章中很容易動人。
3.3 改變教學定式,多真實表達
要給小學生寬松自由的空間,擺脫傳統(tǒng)的同化教育模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寫自己喜歡的語言,釋放寫作激情,展示個人魅力。
第一,不要訂立過多的規(guī)矩。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總是會有格式、文體、字數(shù)等多方面的限定,學生寫作文的過程不是寫想寫的話,而是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這樣的文章怎么會有個性和新意呢?比如我們在學習《翠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也描寫一種動物,有的孩子可能會寫動物的樣子,而有的孩子可能會寫動物的形態(tài),也有的可能會寫一個具體的小故事等等,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出發(fā)點,只要是從自己觀點出發(fā)的寫作老師都不應該予以否定。
第二,啟發(fā)式教學,給學生更多自我思維的空間。小學作文教學的個性化發(fā)展并不是要摒棄語文課文講解的模式,而是要變換一種方法,用啟發(fā)是代替?zhèn)魇谑浇薪虒W,用一種更為靈活的引導式講解。比如說,當我們在講解孟浩然的《春曉》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先去描繪一幅雨后的春景,并借以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小春天的小故事,也可以是景物描寫,還可以是自己對春天的感受,那樣呈現(xiàn)的作品將是一格具有豐富色彩的春天。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的個性回歸,就是要放開對學生的束縛,讓他們寫自己喜歡的語言,擬自己喜歡的命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個性化表達,將自己的感知世界,原汁原味的表達出來,通過寫作個性化的培養(yǎng),從根本上樹立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成就個性化人生。
參考文獻
[1] 李建芹.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實踐策略[J].成功(教育),2010(12):28.
[2] 徐錦坡.個性化作文講評摭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1(15):134.
[3] 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