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麗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地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但是,小學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了探討,并分析了一些提高有效性的措施,期望通過本文的寫作,為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教學 組織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81-02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最主要的教學方式,教師的課前準備、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與學生的溝通等,都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息息相關,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很注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進行自由交流,但沒有注意對學生進行指導,導致課堂內一片混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對該課題進行了淺顯的分析探究,期望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 做好課前準備提升教學有效性
高效的教學效率和良好的教學質量,離不開教師精心的課前準備。小學數(shù)學課程是學生的基礎性課程,對未來的學習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要做好課堂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在課前對教材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對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和難點進行梳理,并找出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聽懂學會。同時,還應注重知識點的前后聯(lián)系,將新知識點與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減小學生學習的阻力,還可以溫習學過的舊知識。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對數(shù)學教材進行預習,通過預習讓學生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做好記錄,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有重點的聽講。
例如,在學習“四邊形”這個知識點時,就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找找身邊都有哪些四邊形,并想一想四邊形都有什么特點。還可以讓學生將看到的四邊形畫下來,看看四邊形的形狀是否都一樣,具有什么性質等,并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進行解答。通過做好課前準備,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熟悉了四邊形,減少課堂學習的難度,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與教學效率的提升。
2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教學中,教師可增加互動式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有效性。第一,教師要學會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讓學生感覺教師可以是他們的一份子,這樣師生間形成了有好的關系。第二,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認真的分析,并將學習的內容創(chuàng)設為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來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拋棄陳舊的教學模式,過去的填鴨式、滿堂灌已經不能被當今的教學情境所適用,應多鼓勵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學習,讓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學習加減法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假如你家里有一棵很大的蘋果樹,樹上結滿了蘋果,一共有100個蘋果,你摘下來36個,請同學們想一想還剩下幾個蘋果呢?”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蘋果樹的幻燈片,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過了不長時間,班級內的學生一部分開始舉手要求進行發(fā)言,一部分學生則在思考問題,然后學生和教師之間展開互動式的交流發(fā)言,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數(shù)學知識。
3 良好的師生溝通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提升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需要師生之間及時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注意教學方式。不宜對學生經常批評和指責,不能在學生面前擺起官架子,高高在上是不能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的。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包括兩種方式,即語言交流和肢體交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用語言表達對學生的關心,也可以用眼神和肢體動作。例如,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小的方面,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題,在師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增進師生、同學之間的情誼,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也有利于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形成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更加積極向上,對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同時,還要加強各層次學生之間的互動,小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對外界事物和變化都較為敏感,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特別是成績不好的學生要給予重視,課程設計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能夠適合大部分學生的需要,與各層次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同時,也要注意與個別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通過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通過與各層次學生的互動,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都得到鍛煉,在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上都有所進步。
4 重視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
學習方式對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運用多種學習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在當前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學習方式:第一,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促進他們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優(yōu)等生帶動差生進行學習,使學習效果更好,全班學生共同進步。在運用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時,教師應發(fā)揮指導作用,對小組討論的問題進行設置,并規(guī)定討論的時間,最重要的是要對討論效果進行檢驗。第二,探究學習,新課程強調“探究學習”,這具有激發(fā)學生自學、體驗、發(fā)現(xiàn)等優(yōu)點。例如在學習物體重量的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指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將一個物體放在天平上,稱一稱重量,學習物體重量單位“克、千克”的含義。這些學習方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