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陶容
摘 要:在新課標下影響語文教學的成效有諸多因素,而情感因素、教師自我角色的轉(zhuǎn)變、以學情為依據(jù)分析和處理我們手中的教材、精心備課,精心的準備教案、不斷的學習,多聽課,多探討,多合作,多改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關鍵詞:情感因素 自我轉(zhuǎn)變 教材處理 善于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11-01
語文教學在新課標下有了全面的更新,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便成了我們今天要面對的不可回避的問題,那么,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要注意哪些,如何去做?在此,筆者就這個問題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
1 情感因素不可缺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主觀需要的內(nèi)心體驗,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是人的一種特有的,高級的需要。
我們的語文教學,情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熱情能抓住一個人,因此,它是一個巨大的力量”,所以情感是學生智力及非智力發(fā)展的原動力。只有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要求,他才會有相應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動,只有學生對學語文產(chǎn)生情感,才會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語文學習中去。同時,情感又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睂W生只有了一定情感體驗,才能準確理解課文思想感情和寫法,才能細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寫出情文并茂的文章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因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開發(fā)利用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熱愛語文,熱愛文教學。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總是善于運用各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情感因素在課堂中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如有的運用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情感,聊天吹牛,講故事,讀美文佳句等,有的運用豐富的內(nèi)容來引導學生的情感,但不管哪種方式方法都要基于情感教育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上《紫藤蘿瀑布》一課,我就運用聊天吹牛的形式讓大家談談親人去世的感受,談談死者已逝,生者猶存的情感,傷痛自不可少,但更應珍視現(xiàn)在的生活,努力向前,從而讓同學們在感情上和本文作者有一個認同,進而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而在上《鄉(xiāng)愁》時,我則讓同學們閉目想象離家在外,舉目無親,萬事不順的情景,從而進一步引出在家千日好的感慨,從而最終導入鄉(xiāng)愁。
2 自我轉(zhuǎn)變不可少
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有許多好的地方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存在的更多的弊端,讓它和我們現(xiàn)在的素質(zhì)教育產(chǎn)生了眾多的抵觸。學生的學習以被動接受為主,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很難看到主動的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學習得到知識,少有自己的感受與見解,一堂課就是課堂是中心,教師是中心,課本是中心,學生的發(fā)展完全局限于狹小的空間中根本就談不上創(chuàng)新談不上發(fā)展。如果在這樣的課堂上看到眾多的手的舉起絕對會是“老師,答地球自轉(zhuǎn)的小明沒來”的笑話。(注:地理課上,老師提問同學們紛紛舉手??僧斃蠋熖岬健暗厍驗槭裁醋赞D(zhuǎn)”的問題時就沒有同學舉手了。老師相當著急,畢竟后面坐了太多的聽課老師。終于,一個學生舉起了手救場。老師請這位同學起來回來,這位同學說:“老師,答地球自轉(zhuǎn)的小明沒來。”)所以,教師自我轉(zhuǎn)變就成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教師要成為一個組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一個幫助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一個和學生共同進步的合作者,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變成一個課堂為陣地,教師是引線,學生是主體的現(xiàn)代課堂。
如《那樹》一課,我就是放手讓學生去做。本課幾個問題:
(1)你能讓同學在本課的生字詞上考不到你嗎?
(2)那樹代表什么?
(3)你能找出并說出本課的幾個優(yōu)美詞句嗎?
(4)本課主題?
(5)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現(xiàn)在可以怎樣做?
備注:(1)可自由組合討論?(2)參考資料自備。(3)成果展評全班參與,得獎者本人獎糖果一個。
效果很不錯,呵呵!
3 處理教材是挑戰(zhàn)
學生的知識水平、各種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投入、思維品質(zhì)等在客觀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現(xiàn)狀是否引起執(zhí)教者足夠重視并全盤皆顧,是我們應該大力關注的。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品行的學生,手中的教材卻是一個版本,如何分析和處理我們手中的教材就對我們形成了一個挑戰(zhàn)。只有在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上,在對學生學情和興趣愛好等情況掌握充分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確定我們的教學“三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確定并解決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學生學懂學通學用,達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書匠式的教教材。
在你的教學過程中,在你的課堂上,突發(fā)事件時有發(fā)生,所以在課堂教學前的教案中,應盡量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所以在我們的教案中,導語設計、問題設計、課堂練習設計、課后作業(yè)設計、拓展內(nèi)容設計,每一步教學時間的分配,節(jié)奏控制,內(nèi)容的過渡等都要充分的考慮。在教材分析、處理基礎上,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結構并流暢過渡,從而使課堂教學有條有序地進行,是對我們教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如在教七年級上《白兔和月亮》一課時,我就針對手中的兩個班的學情作了詳細的分析和處理。一個基礎較差的班集就在理清生難字詞的基礎上著重理解寓意,理解寓言特色,學完本課后今后再面對寓言時能根據(jù)本課所學自己歸納總結寓意。另一個基礎較好的班集就把生難字詞放在一邊,將之換為品誦本文的精美語句,學將自己生活中的道理寫進自己的寓言中。為此我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和兩個教學重難點,歸根結底就是要學生要一課有一得,再加上在現(xiàn)實教學中我運用了學生廣泛感興趣的多媒體教學更直觀形象的展現(xiàn)了教學過程,學生學起來更專心,更有感觸,充分達到了之前的教學目標,獲得了現(xiàn)場眾多老師的一致好評。
4 善于學習最關鍵
在新課標中要善于學習,特別是作為青年教師。我在初期的教學工作中,承擔了多次公開課,上完就聽同行專家的點評,必有一得。
不斷的聽課,不斷的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并不斷的在自己的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這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的很多經(jīng)驗都是從老教師那兒學來的。聽了曾老師的課,學會了用學案,并將之用到《詩二首》的教學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和李老師探討明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問的能力也是一課的出彩之處。所以,個人以為多聽課,多探討,多合作,多改進,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不可少的一點。
當然,教學是個無底洞,語文教學更是如此,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真情投入,不斷轉(zhuǎn)變,勇于挑戰(zhàn),堅持學習吧,相信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
參考文獻
[1] 文蘭森.中學語文教學的曙光[M].重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