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學各個學科中,語文是最不受歡迎的一門學科。學生普遍不喜歡語文,地球人都知道。學校領導重視語文不如數理化和英語是一直的潛規(guī)則。即便語文教師自己,恐怕心頭上也未必真正喜歡語文,只是口頭上不說而已。翻開自己幾年來寫的一些日記,忽而就對語文不受歡迎有些領悟。只感覺:“糊弄”二字一直左右著我。這樣想著,背上不僅沁出一層冷汗。
2008年4月25日
想不到學生竟把我評為年度最滿意教師。想一想,似乎也應該,因為我的每堂課學生都很喜歡。剛接這個班的時候,不知道學生是不喜歡我,還是不喜歡語文。課堂上常常是我一人講,學生愛聽不聽。后來我就想了個轍,就是每堂課在學生興致不高時講些笑話,講些時事,有時出個腦筋急轉彎。其實我當時的課講得很差,對課文沒有自己的理解,經常搬著教參上課。當然落實知識我抓得很緊,學生背不到抄5遍,基礎知識一遍又一遍考試,考多了學生便記住了。想不到一些笑話、時事竟可以糊弄學生。我很不好意思得個最滿意教師的稱號,但學校既然這樣評了,看來我也只能這樣就范地去做。(這種上課的方法可以美其名曰生動活潑、善于拓展)
2008年5月9日
下午又要檢查教案,過去的一個單元我早已上完,但教案卻沒備完。其實也不是備,就是把新教案(有幾本教參編得很好,材料充實,上課所需應有盡有)抄在備課本上。剛上班時參考著抄,后來也懶得動腦筋了,只抄些要點框框,要不是下午檢查,中午我真不愿補。檢查,只是看寫沒寫而已,質量是沒人管的。抄一下算了,先糊弄過去再說。將來買個打印機,把教案提前打好,管它什么檢查。
2008年6月16日
晚自習三個小時,我上課的內容忘記準備了。對了,印套試卷考試,這樣既輕松又簡單。小考,試卷可以不改。答案由新來的同事整理,評講試卷時拿同事的試卷用,很省事。
2008年10月12日
這幾天我的確很認真,因為要上一堂校內公開課,組內的老師都要來聽。這一次備課我可是下了功夫的??墒切睦镞€是沒有底。早自習我進班給學生做了交代,大意是一定要配合老師,課堂氣氛搞活躍點。說實在的,上午的課我上得還是滿意的,聽課的老師聽后說學生真棒啊,幾個比較難的拓展題也能答得全對。這樣聽著,我有點覺得不好意思。不過心很快就平靜下來了,不少教師都是這樣做的,我不應該不好意思。
2008年11月3日
上午三、四節(jié)連堂,覺得沒什么講的,于是隨便翻了個題目讓學生寫作文。第四節(jié)前十分鐘不少學生都寫好了。還有點時間安排學生互評作文。作文交上來后我看了看學生的評語,也隨便用紅筆畫些波浪線、批注幾句。一次作文訓練完成了。學校規(guī)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要完成5篇作文訓練。
2009年3月16日
很高興能有機會到省外開學術研討會。有三個好處,一是聽聽專家報告,開闊一下眼界;二是順便公費旅游一番;三是帶去的論文還能評個國家級別的獎項。前兩個還真是讓人舒坦。第三個就有點讓人哽咽了。我?guī)チ藘善撐?,一篇是自己的,寫得很認真,覺得觀點比較獨到,可結果只獲了二等獎。一篇是同事的,因通知匆忙,同事說只有從網上借鑒一篇了,同事的論文獲了一等獎。她的論文內容我記不清了,只記得題目有個“綠色語文”的提法。
2009年4月1日
今天,我收到某國家級雜志的用稿通知單。說我寄過去的論文可以發(fā)表。這是為了評職稱而寫的一篇論文。說實在的,這篇論文我下了很大功夫,修改了很多遍。最后還請教研員指導了兩次。教研員說這篇文章肯定能發(fā)表。當然這篇文章最終沒有發(fā)表,因為用稿通知單下面說要我匯版面費1000元。
2009年6月22日
學校因我語文教得比較好,又推薦我參加高考語文閱卷。這是我第三次評閱高考語文卷了。第一年去省城評卷前很興奮,那是一種榮譽認可。去年評的是基礎題,為了速度簡直成了機器人,個中滋味喜憂參半。今年評大作文。樣卷評的是公正的,第一、二天控制速度時評的是公正的,每篇作文限時2分鐘。后來閱卷組讓大家提高速度,四、五十秒一篇作文很正常。為了避免和同一篇作文的另一個閱卷教師的打分分差超過標準,我普遍打在43-46分。今年高考閱卷有兩件事很好笑,一是我的評卷質量在組內最高,被評為了優(yōu)秀等次。二是閱卷組一開始訂的滿分作文目標是突破500篇,而最終僅有60多份滿分作文。
2009年10月14日
今天在省內某城市聽全省的語文優(yōu)質公開課。我的水平比較差,覺得最好的一堂課結果竟獲了二等獎。一等獎有4個。聽說在評一等獎時評委們爭得不得了,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最后的結果是東道主占了一個名額,其他的考慮地區(qū)平衡。
2009年12月1日
今天,我參加了本地的一次說課比賽,結果很快被淘汰下來。理由是我說課的確有深度,建設性也很強,但沒有使用課件。臺下的評委有幾個是我熟悉的,記得他們有幾人曾說過語文課可以不用課件的話。大意是課件可以使語文形象,而語文追求的應該是深刻,私下里我們都認為這是很深刻的觀點。我很理解他們的苦衷,平常是朋友,可以率性發(fā)言,而往臺上一坐便是評委,變成專家了。專家當然是要專橫一點的。
2010年3月11日
今天我把本地一位語文名師的話說給學生聽:寫作文要學會戴著鐐銬跳舞,誰跳得精彩誰得高分。我很高興:我的學生大多信奉地點頭,眼睛里閃出抓住救命稻草的光芒。
2010年9月29日
為了響應全民閱讀號召和打造書香校園,今天學校為老師們舉行了一次很有意義的送書活動。一下午,我和同事們?yōu)樘暨x書頗激動了好一會兒。結果,《菜根譚》和養(yǎng)生的書成為不少老師的首選。書店為學校精心準備的教育教學書籍,挑選的老師不多。我選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
2010年9月30日
《做最好的老師》真是本好書,下午我一口氣讀了40多頁。上課時我用我的讀書體驗“感染”學生,并鼓勵學生好好讀書。
2010年10月25日
今天整理辦公桌,發(fā)現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不知何時被壓在一摞書的最下面。彈掉書脊上的灰塵,在慚愧中勉強看了3頁。書的內容依然很好,不知怎的就是讀不下去。
2010年11月2日
今天晚自習講授名著導讀——《三國演義》,學生預習閱讀時教室里亂糟糟的。最后一個半小時看電視劇第6集《連環(huán)計》和第17集《掛印封金》,教室里很安靜。
2011年1月11日
今天去一所重點高中參加高三備考會,幾所學校的備課組長先后發(fā)言,幾乎都是談語文考試專題復習。他們對專題的研究真真透徹,甚至分析出了哪些知識點考的可能性很大,哪些知識點不可能考無需復習。
2011年3月7日
今天去兄弟學校聽常態(tài)課,復習的是“病句專題”。執(zhí)教老師口才真是好,整整講了45分鐘。就那節(jié)課而言,學生素質很高,幾乎都在埋頭記筆記。面對高考,這樣的課堂很充實。
2011年9月16日
新學期伊始,學校推行推門聽課制度。幾個領導上午第二節(jié)沒打招呼就進了我的課堂。當時我正在講《大堰河——我的保姆》,備課時打算我范讀、學生齊讀這篇很有感情的長詩。領導來了,沒敢這樣上,就想方設法讓不怎么會“自主”的學生進行了一次自主學習,讓課堂上一向不怎么“合作”的學生合作學習了一次,快下課時讓學生聯系各自生活踴躍發(fā)言“探究”了一番。整堂課學生全員參與,課堂氣氛活躍。領導對我的這堂課很滿意。
2011年10月17日
今天批改學生作文,感覺寫作文評語越來越難。評語中我用得最多的是“希望緊扣題目”,“語言基本通順”,“語言不夠簡練”,“缺乏細節(jié)”,“要仔細觀察”,“請注意錯別字”等。
2012年3月15日
今天我非常地無奈:數學老師說學生連應用題都讀不懂,責任在語文老師;地理老師說學生連字都寫不撐腿,責任在語文老師;歷史老師說學生連《三國演義》都沒讀過,責任在語文老師。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學生方方面面究其根源都是語文老師的責任。
2012年6月9日
高考終于結束。今天年級組讓老師組織各班前二十名學生估分。與數理化快速精準的估分相比,語文最后估完分。學生對自己的詩歌欣賞、大閱讀答案不知如何賦分,我在班上講完答案后告訴他們:接近答案的估四分之三的分,沾邊的估四分之一的分,差不多的估一半的分,優(yōu)秀的答案也盡量不估滿分。而對于大作文,我建議學生以全省平均分45分上下浮動,不跑題、文字功底差一些的估個42分,主題深刻且文筆優(yōu)美的可以估分50以上。
2013年1月1日
新的一年,太陽照樣升起。語文教學我一直在堅守,但教得很沒意思。
2013年1月2日
諸君,請別將日記內容對號考慮是我還是你。今天之后,我不再寫這個日記。
趙勝啟,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襄陽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優(yōu)秀教師、教學能手,出版《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實踐與建構》,主編《高效閱讀》《襄江課堂》。在《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學習》《文學教育》上發(fā)表文章數篇,并多次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轉載和索引。責任編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