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未來人才培養(yǎng)?,F(xiàn)在處于一個科學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繁多,思想也處于十分活躍時期。在這樣一個嶄新的時代,若是按照陳舊的方式方法做班主任工作,效果甚微是可以肯定的。所以,班主任也要與時俱進,科學治班。
一、培養(yǎng)學生干部要與時俱進
一個集體,若有在群眾威望高的帶頭人,必然會出現(xiàn)一個團結戰(zhàn)斗的、生氣勃勃的新景象。班級管理也不例外。在班級管理中,我首先考慮的是班干部的隊伍建設。因為,班干部是一個班集體的骨干和核心,是班級工作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素質良好、能獨立工作的干部隊伍。這樣班級才有活力,才會發(fā)展。通過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認為“競爭上崗,放手使用,嚴格管理”不失為一條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的有效途徑。
競選上崗:讓優(yōu)秀者脫穎而出。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在班干部的選拔上,我也引入了競爭機制。為了能從極大多數(shù)學生中挑選出有才華、有膽識、有能力的班干部,每學期所有的班干部都要參加競選,通過競爭產生。其具體做法是:先由學生寫自薦書(內容包括自薦的職務、理由及工作設想等);然后班主任根據自薦的情況提出競選名單(此名單覆蓋面廣,不同層次的人都有);最后利用班會課時間,自薦者上臺演講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公開答辯,學生再投票選舉,班主任根據得票情況及當選者的個人意愿進行任用。這種選拔方法不僅民主、透明度高,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為今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這樣競選產生的班干部,積極性高,能力強,干勁足,威信好,便于以后開展班級工作,能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信任使用:讓每個班干部各盡其能?!坝萌瞬灰桑扇瞬挥谩?,對于競選產生的班干部,既然班主任和全班同學已認定,那就應當放手使用,要讓每個班干部各盡其能,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創(chuàng)造性。
“用”且“疑”是管理之大忌。班干部由于年齡、閱歷、經驗等原因,不可能在工作中完美無缺。因此,班主任要多關心,引導他們,相信他們的能力,尊重他們的人格,滿足他們的需要。這樣班干部才能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地投入班級管理工作中。
從嚴管理:讓班干部接受監(jiān)督。 對班干部的“放手”并不等于“放任”,班干部首先是一個普通的學生,他們不是學生貴族,應比一般學生要求更為嚴格,強化其服務意識與協(xié)作精神。為此,班內制訂了嚴格的班干部考評方案,每月考評一次。對于月考評優(yōu)秀者,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激勵其奮發(fā)向上;對于月考評不合格者,先提出警告,幫助其尋找原因并改正。如果連續(xù)兩次考評不合格者,就毫不手軟地免職,使班干部完全置于老師和全體學生的監(jiān)督之下。在學期末,班內都要對班干部進行綜合評議,對優(yōu)秀者進行表彰獎勵和大力宣傳。
二、師愛——做好班主任工作主旋律
讓世界充滿愛,世界才會變得真正美好,這是人類絕大多數(shù)人的愿望。做學生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充滿愛心的教師,才能更有實效地做好工作。做班主任工作,熱愛學生是聯(lián)結師生心靈的紐帶,是教師打開學生心靈的一把金鑰匙。當學生意識到教師愛護他,為他操心時,無論怎樣批評,學生都會樂意接受。相反,教師沒有真心地愛學生,學生面對教師的教導,都會無動于衷,嚴重的還會產生抵觸情緒和對抗行為,教育中的一切技巧與方法都將變得蒼白無力。那么,班主任愛生之情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了解學生——“愛”的前提。作為班主任,應首先做如下幾方面的工作:⑴要求學生用書面形式將自己內沉積已久且難于啟齒的“死結”統(tǒng)統(tǒng)翻刨出來;⑵通過電話或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及在家的表現(xiàn);⑶認真審核前一學年度的成績表,了解每位學生的成績、評語、年齡、身體狀況等。通過這些調查了解來制定切實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計劃,確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關心學生——“愛”的具體表現(xiàn)。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 還要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問寒問暖,促膝談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他們的貼心人。尤其對那些父母下崗生活困難或父母離異的學生應傾注更多的關心。
尊重學生——“愛”的情感升華。尊重學生,首先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自尊心,對學生的批評或處罰一定要尊重事實,決不能主觀武斷,制造“冤案”,使學生的自尊受到無辜的傷害。特別是當老師因種種原因造成過失的時候,要敢于面對事實,放下面子,和學生坦誠相見,該認錯的堅決認錯。
寬容學生——“愛”的深沉表現(xiàn)。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思想、紀律等不盡人意的違紀現(xiàn)象,不要將學生的錯誤都看成有意違紀,遇事要避免沖動,避免粗暴訓斥、嚴厲批評、無情數(shù)落甚至諷刺挖苦,言行舉止要沉著冷靜,有分寸、不急不躁、精細周密。要用一顆寬容之心去理解學生,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和改過的余地。
班主任不僅要愛學生而且要知道怎樣愛學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愛滿天下,才能桃李滿天下?!?/p>
三、科學治理——對后進生“對癥下藥”
轉化后生的工作能否做好,與教師的教學質量密切相關,亦是班風、學風的好與差的一個反映。一個真正合格的班主任除了抓好“尖子生”之外,還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那么我們應如何去轉化后進生呢?關鍵是對癥下藥。
比如自尊較強“癥”。這類型的后進生, 別人對他的評個不論正確與否,他都很敏感,他情緒是極易激動的,當他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他的自尊心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會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敢于當面同老師頂撞,甚至會搞得不可收拾。有一次在一節(jié)課上,我班的小潘同學不專心聽課,林老師一氣之下面對全班同學嚴厲地批評了他,自尊心一向很強的他下課后火氣沖沖地用力將教室里的水桶踢了個粉碎。下午輪到我上課時, 那個桶的碎片還撒在地板上,同學們個個都看著我,我心平氣和地說:“班里好端端的水桶現(xiàn)在已經支離破碎了,多么可惜??!是哪個同學打碎的,請你在放學后到我房間說個明白?!蔽易⒁獾叫∨说哪樇t了一陣又一陣,心里明白幾分。晚自修時,小潘提來一只新買的桶,說這桶是賠給班的。我借這個機會表揚他知錯能改,并指出他的過錯。最后他說,以后一定認真上課,嚴格遵守紀律。
后進生只不過是比較特殊的學生而已,同樣具有可塑性,是可以轉化的。因此,教育者應持正確的態(tài)度,思想上不要歧視,感情上不要厭惡,態(tài)度上不能粗暴,要像醫(yī)生對待病人一樣,了解和分析“病因”,對“癥”下藥,把其轉化過來。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