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自身教改能力和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對話,使學生得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與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使課堂教學的真正魅力得以體現(xiàn)。
一、對話教學在中學思想品德課中的實施策略
1. 樹立平等的意識
教師與學生之間樹立平等的意識是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實施對話教學的關鍵所在。師生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學校的風貌。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人格關系,通常情況下教師是以教學的組織者、灌輸者、權威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而學生不管成績再好都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可言,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發(fā)揮的同時學生的主體地位卻沒有突出。因而師生之間不能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意識。為了有效實施對話教學和樹立平等意識,教師應該注重自身角色的轉變,教師對學生而言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和知識的灌輸者,應該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引路人,既是學生的教師又是學生的朋友,爭取做一個良師益友,使學生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彼此雙方在相互交流中實現(xiàn)彼此的發(fā)展?,F(xiàn)代教育認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現(xiàn)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也是實施對話教學的前提和條件。中學思想品德課作為教會學生情感道德的課程理應樹立師生之間的平等意識,這既是為對話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也達到了思想品德課教育學生的目的。對話是一種“在各種價值相等、意義平等的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因此只有樹立平等意識才有利于對話教學的開展。
2. 找到師生之間的對話點
師生之間如果沒有共同的對話點就很難開展對話教學,學生也會有很大的心理排斥,不但不能開展對話教學,對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形成很大的影響。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啟“對話”之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興趣是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為人類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痹谂d趣的影響下,學生積極主動地認識事物,思維活躍,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像力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隨之增強。只有高漲的興趣,才能開啟心靈之門,擦亮發(fā)現(xiàn)、探究的雙眼。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從身邊的實際例子出發(fā),抓一些道德案例以尋求師生之間的對話點。找到對話點才有利于對話教學的開展。對話教學強調的是個性化的學習,極力倡導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始終堅持將學生的學習生活需要、活動參與、學習個性、動機與興趣置于首要地位。教師要積極運用各種策略,激發(fā)學生對話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對話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教師之間自由進行交流,他們之中沒有權威、主次,只有平等的理解、賞識和領悟。對話的興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表達欲,課堂上學生種種無比鮮活的話語傾瀉而出,他們在對話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對話,共同發(fā)現(xiàn)思想品德課學習過程中的快樂。
二、思想政治課對話教學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運用
1. 具備必要知識
現(xiàn)在教學極為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但事實上學生參與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為此,應讓學生充分的預習,使學生直接面對教材文本,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要適當?shù)亟榻B一些為學生所陌生的,又與對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各自表達并進行平等的、無權威的交流,分享豐富的生活體驗。
2. 精心設問
對話教學始于設問,問題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對話的成效,因此,要十分重視問題的設計。問題要有開放性,話題的設置不能囿于教材,而應在生活的海洋中擷取,給學生留有發(fā)揮和拓展的空間;問題要有綜合性,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綜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要有時代性,要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現(xiàn)代意識,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