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在中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專業(yè)課的知識基礎。學好物理,在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應用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許多學生卻感到物理太抽象、難理解,對物理提不起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1. 結合專業(yè)知識來激發(fā)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對本專業(yè)的課程抱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總希望得到與所學專業(yè)密切相關的信息,這種好奇心對培養(yǎng)學習興趣十分有利。所以導入新課以后,教師應盡可能挖掘與專業(yè)有關的具體生活事例,將枯燥的理論生動化,以保持學生的興趣,使其掌握知識。例如,在電子專業(yè)授課中如結合錄音、錄像等采用磁記錄的設備來講電流的磁場,結合廣播、電視設備來講電磁波的發(fā)射和接收,結合電視機顯像管來講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等等。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又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在未來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再如,一個小小的直流電源在學生看來不過是給錄音機供電的小電器,但它卻運用了物理課本上的三個知識點,即變壓器原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和電容濾波特性。在變壓器一節(jié)教學中,用直流電源的實物對照電路圖講述,使學生明白變壓器的構造及原理,并對已學過的二極管和電容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課本上無形的知識變?yōu)橛行蔚膶嵨?,映射到腦海中,有利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從中職學生的基本特點可知,每個中職生都具備天賦潛能,渴望學得好,尤其想學到一技之長,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多結合專業(yè),讓所學的物理知識服務于專業(yè),這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2. 通過有趣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中職物理教學更應注重實驗教學。因此必須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經常改進和改制實驗裝置和自制教具,利用課堂的演示實驗、虛擬實驗、多媒體課件等,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同時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驗準備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激發(fā)起對物理的興趣。比如,在講解彈力概念時,要突出受力作用的形變分析。明顯形變,學生看得清楚,但微小的形變就不一定注意得到。借助實驗效果的顯微放大法,使用裝滿水的橢圓形玻璃瓶,在密封的瓶蓋上插著一根細管,當用手沿著短軸方向去按壓瓶子時,能清楚地看到細管里的水面上升了;當沿著長軸方向按壓瓶子時,能看到細管里的水面下降了。“形變”的概念在學生的思維中只建立宏觀的認識,而“微觀”的形變往往沒有注意到。上述演示,學生在好奇、興趣中理解了彈力概念。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做演示實驗,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外,教師應當善于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物理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能力。
3.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物理學中,物理概念、定理的提出或建立都有其特有的物理情境。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和富有挑戰(zhàn)意義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以及挑戰(zhàn)勝利后的那種成功喜悅。通過成功激發(fā)的興趣,再次激起學生進一步的求知欲望,也就是讓學生體驗物理情境后再引入物理概念、定理的教學,既會增加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興趣,也能使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刻。例如對于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可以引入一段關于加速度概念的視頻“轎車啟動和火車啟動過程”,讓學生感受轎車與火車啟動過程中速度改變的快慢是不一樣的,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加速度概念,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順利過渡到抽象思維,從而更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在中職物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來引入概念,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中職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教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喜愛物理學科,愿意跟著老師學習。除增進友誼外,教師還應該注意為學生營造一種誘發(fā)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適當開展物理學科競爭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好勝心、求知欲學習興趣以及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大加強。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