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又在醞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了。據(jù)報道,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數(shù)學以及文理“小綜合”,而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對此,江蘇省有關方面回應稱,高考改革方案還沒定論。但這一方案還是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在筆者看來,江蘇擬定的高考改革方案,不論是英語一年兩考,還是不計入總分,都無法減輕學生負擔,也不可能讓英語教學回歸本質。因為這一改革并沒觸及導致英語教育發(fā)生異化的根源。
我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近年飽受輿論詬病,被指是“應試英語”“全民英語”。有調查顯示,我國學生花了長達12年時間學習英語,卻只有5%的學生能做到用英語無障礙交流。改革英語勢在必行,人們也看到不同的改革方案,有的提出取消小學英語,有的取消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可這都只是就事論事,而沒有反思造成英語教學變異的根源。
我國的中小學英語之所以出現(xiàn)諸多問題,根源在于高考實行單一的學科分數(shù)評價,與此同時,學校沒有自主權,于是所有學校按一個模式培養(yǎng)學生,對學英語提出“一刀切”的要求。如果不打破單一的高考分數(shù)評價體系,不給學校辦學自主空間,不管怎么調整英語的分值,都不可能帶來根本改觀。
要讓英語教學回歸,必須推進真正意義的高考改革,這就要打破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已確定了清晰的改革思路:推進考試和招生分離,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的考試招生新模式。拿英語改革來說,如果高校自主招生,完全可在現(xiàn)有高考不變的情況下,由學校根據(jù)辦學定位和專業(yè)要求,自主提出申請的成績要求(包括科目要求),學校再結合學生的高考成績、中學學業(yè)、大學面試考察自主錄取。不同的學校提出的科目以及成績不同,有的學校、有的專業(yè)會提出英語成績要求,有的則可不提英語成績要求,這就建立起多元的評價體系,也引導基礎教育多元、個性辦學,有的學??砷_設英語,將英文作為必修課,有的學校則可不開設英語,或者把英語作為選修課,而選擇哪所學校、是否選修英語,選擇權在學生,而不再是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