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與“聽”“說”“寫”同樣重要的訓練項目,也是閱讀教學十分重要的訓練方式。可是,作為一線教師,筆者深感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偏重“寫”的訓練、忽視其它方面訓練的現(xiàn)象,其中忽略朗讀訓練的現(xiàn)象尤為嚴重。許多語文教師閱讀課上不愿花大量時間去指導學生“讀”,認為朗讀訓練在水平考試時無法體現(xiàn),朗讀訓練吃力不討好,純屬浪費時間。殊不知,“讀”是小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和形成語文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朗讀對發(fā)展學生語言、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文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能提高其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心理學研究證明:小學生的發(fā)聲速度比對文字的認知速度快。朗讀可以把平面的文字化為立體的聲音,使文字表達的內容具體可感。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語感,陶冶情操。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文本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對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掌握規(guī)范的語言大有裨益。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語文教學自身的規(guī)律。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朗讀要達到的“正確、流利、有感情”這3個要求。其中,正確朗讀是指:眼看字,口發(fā)聲,耳聽音,不指讀,不唱讀,不讀錯別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復。流利的朗讀應是節(jié)奏鮮明、重音清楚、停頓適當,包括長句中應有的自然停頓,句子、段落之間的停頓都應富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既不是急風暴雨式的“放機關槍”,也不是慢條斯理的“一詠三嘆”,而是讀起來瑯瑯上口,使聽者能清晰地感知,給人一種流暢而輕松、完整而有節(jié)奏的速度感。有感情的朗讀是指朗讀過程中合乎或基本合乎課文內容的感情表達,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容或低沉緩慢,或高亢激昂。
反復的朗讀,能使學生讀得正確、流暢,增強語感。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與字詞多次“見面”,牢固掌握字的讀音、字形,從而有效地識字識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同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評比,選出“朗讀之星”予以表揚。在課堂上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朗讀競賽活動,學生們在學習中就會漸漸養(yǎng)成朗讀習慣,對朗讀興趣也會越來越濃。教師在此基礎上配以多樣化朗讀指導,范讀、領讀、散讀、抽讀、分角色朗讀、齊讀等形式應交替進行,可給學生以新鮮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覺朗讀的習慣。
朗讀有助于提高藝術審美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五彩池》《觀潮》《草原》等,都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繪出秀麗的自然風光。教學時,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用聲音再現(xiàn)畫面,讓學生進入意境,想象文中所描繪的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響……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如在教學《西湖》一文時,筆者課前從網(wǎng)站上收集了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等西湖十景,配以典雅的輕音樂伴奏,精心制作了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引導學生在影、音、畫結合中通過朗讀體味西湖的詩情畫意,增強學生對美的體驗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
在語文教材中,還有為數(shù)不多的現(xiàn)代詩歌,其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音韻美。詩的內容,詩人的情感是通過充滿節(jié)奏感和音樂感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通過朗讀,品味遣辭造句的精妙,讓學生逐步學會欣賞詩歌、鑒賞詩歌,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操,欣賞美的藝術感受能力。
朗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讀”決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朗讀是眼、耳、腦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一篇篇課文,都是作者思維的結晶,這一結晶蘊含作者多種思維形式。馬克思主義語言觀認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從這一角度看,讓學生朗讀課文,正是悄悄地讓他們跟著作者練習思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朗讀課文訓練,還是在組織兒童練習直覺思維(靠形象直覺思維喚醒邏輯思維),引發(fā)第六感覺,對課文有所領悟,這是綜合性很強的思維訓練。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思想性、藝術性都很強。在朗讀過程中,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通過語音的停頓、輕重、抑揚、急緩等,把書面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樣也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加深了對課文思想意義的理解,體味到字里行間飽含的精妙所在,促進了學生理解、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葉圣陶先生曾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朗讀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讀,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最經(jīng)常的手段;讀,也應是小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和形成語文能力最基本的途徑??梢哉f沒有學生瑯瑯書聲的閱讀課,不是好的閱讀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溱東鎮(zhèn)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