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有一方自己的精神家園,供自己切磋琢磨,且行且思,更好的耕耘自己的教育人生,鳳凰涅槃為“名師”。
1. 胸懷大志,精心設計獻身于教育的人生
諸葛亮在《誡外生書》里言道:志當存高遠!教師要對教育事業(yè)情有獨鐘,樹立為之奮斗終身的崇高理想!激發(fā)出對教育的無比熱情,產(chǎn)生出色工作的強大力量,達到“心無旁騖志自遠,不待揚鞭自奮蹄”及“愿將心血化春雨,精心澆灌萬朵花”的精神境界!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自我奮斗的人生規(guī)劃,然后及時付諸行動。魏書生曾經(jīng)150次打報告要求留下來做教師,招工、提干、回城,都被他一次次拒絕!竇桂梅強烈要求登臺上課:“一定要讓自己的生命在課堂上煥發(fā)亮麗的光彩,一定要讓孩子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些都是胸懷大志,精心設計獻身于教育人生的“名師”的典范。
2. 百折不撓,實現(xiàn)名師夢想
教師必須具有鄭板橋《題畫·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的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傲骨!勇于克服自身的惰性和路途的艱險,經(jīng)受住各種磨難挫折和誘惑考驗,以“人定勝天”的氣概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情完成鳳凰涅槃般的蛻變!“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趙謙祥在寒冷的冬夜在狹窄的房間內苦讀,顧明遠在寂寞的燈下完成對教育的深思……是百折不撓的精神造就了他們成功的航標,終于使他們成為教育的先驅!
3. 水到渠成,以陽光的心態(tài)追求
陽光的心態(tài)是指以一顆平常、樂觀、積極進取的心對待每一件事。教師要學會以陽光的心態(tài),精彩每一天。首先,要以教育為樂。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其中一樂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次,要以教育為趣。陳蘊珍問金岳霖先生為什么喜歡枯燥無味的邏輯學時,金先生說是“好玩”,好玩的游戲精神使其創(chuàng)作和研究充滿樂趣。再次,要有博大的胸襟、樂在其中的情懷。教師若在教育事業(yè)上,每天能以陽光的心態(tài)追求,那么成功也一定會“峰回路轉漸佳境,水到渠成開鏡天”!
4. 癡戀學習,完善知識結構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里指出:今天,世界整體上的演變如此迅速,以致教師從此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即他們的入門培訓對他們余生來說是不夠的,他們必須在整個生命期間更新和改進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因此,學習是教師永無止境的權利和義務,是履行教書育人使命的需要!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
5. 愛心常在,關愛所有學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就如同露珠一樣,需要教師倍加呵護?!币虼耍祟愳`魂的工程師——教師,必須是一個知寒問暖的長輩,一個能跟學生有良好交流的知己朋友,用點點滴滴的愛,使學生燃起上進的火花。“春有繁華秋見木,一枝一葉總關情”,被周總理稱為“國寶”的霍懋征老師,把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學生!斯霞老師70多歲時和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幫孩子們甩長繩的情景,至今還珍藏在許多學生的心中……這些都是教師學習的典范。
6. 創(chuàng)新教學,讓每節(jié)課都是精品課
創(chuàng)新教學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設民主、融洽、開放的教學氛圍。具體方面:一是備課要進入角色,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共鳴。二是要不斷地對自己進行“折磨”式的“磨課”,認真聽取專家、同行的建議,集思廣益。三是要用抑揚頓挫的語言、豐富的感情去感染學生。四是要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要他學”為“他要學”。五是努力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不斷超越局限,從而讓每節(jié)課都回味無窮。
7. 躬身實踐,讓書本上的知識融匯到生活中去
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高爾基也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墒巧朴诮逃麄?,這需要有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這些勸誡都警示著教師應該深入開展躬身實踐活動,如參與校企合作、產(chǎn)教結合、工學結合等實踐項目,利用周末、節(jié)假日開展專題調查等,從而獲得豐富的社會生活知識,并對照書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學生。泰州名師陳國樣為了教好《泰山極頂》,親自去泰山,在山頂上守了一夜。正因此,教學中他才能與學生一起激情洋溢。李風老師把到陜西支教帶回的石榴擺在班上開“石榴晨會”,讓學生一邊品嘗石榴,一邊學習石榴的有關知識。這些都是很好地讓書本上的知識融匯到生活中去,很值得廣大教師學習的例子。
8. 潛心科研,結出豐碩的成果
教師即研究者,科研有利于教師認識和把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有利于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經(jīng)驗和理論。因此,教師要基于實際,圍繞專業(yè)發(fā)展方向,恰當選擇研究課題,認真立項。以科研為樂趣,精心提煉、撰寫科研成果,并且虛心請教專家、同事進行修改,使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嚴謹、更科學;然后積極投稿發(fā)表,從而結出豐碩的成果!成為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永遠閃光的智慧結晶!
9. 自成一體,廣為推廣獨樹一格的教育理念
“遍覓金針辟蹊徑,取他山石自成體”,教師要認真學習各種流派,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三大教育思想理論,魏書生的民主教育,孫雙金的情智教育等個性鮮明的教育理念,海納百川,博采眾長,再結合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理念,然后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講座、報告、研討會、報刊、書籍等多種平臺,廣為推廣自成一體的教育理念,力所能及地推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0. 善于反思,不斷完善自我
教育家杜威指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jù)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理論而進行積極、堅持不懈的考慮。教師要做反思型教師,要把教育行為和反思緊密地結合起來。如經(jīng)常獨立反省、撰寫反思日記等思所得、思所失、思所疑、思所難、思創(chuàng)新,最終做到《荀子·勸學》所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