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班主任協(xié)作教育方式是以班級為中心,通過挖掘家庭教育資源,建立家長與班主任的互動合作,以求共同培養(yǎng)和提高智障學生各項能力,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育方式。筆者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家長的參與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家長的角色必須從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活動的支持者轉向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參與者。開展培智學校家長與班主任協(xié)作教育方式的探究,對促進培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對加強智障兒童的實效訓練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
一、步調一致,提高家長與班主任教育的同步性
1.觀念一致
蘇霍姆林斯基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長還沒真正認識到自己就是教育者。這就需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讓家長積極擔負起教育者的責任,這樣才能形成協(xié)作。由于家長和老師的角色不同,在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與家長溝通中要注意達成共識,家長與班主任必須做到目標一致,觀念一致。在教育的過程中注意保持步調一致。
2.方法一致
在教育實施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注意及時和家長進行聯(lián)系,尊重家長的意見并及時調整。避免出現(xiàn)學校一套家長一套各行其政的現(xiàn)象。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從中能夠提高教育水平。教師能從家長的反應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計劃,更好地適應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同時也促進教師自身的發(fā)展。班主任可以通過網絡班級建設、心理信箱、家校聯(lián)系手冊等多種平臺,和家長進行交流;發(fā)布近期孩子在學校開展活動的照片;提出一些話題,讓家長積極討論;和家長一起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先進知識經驗。
二、加強交流,架設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橋梁
培智學校的班主任在學校、家庭和學生三者中起著橋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需要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智力落后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各個方面都與正常學生有很大區(qū)別。生活自理能力差、語言表達能力落后、注意力分散、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強等情況普遍存在于這些學生身上。因此需要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病程病史、家庭環(huán)境、家庭教育方式、學生曾經接受過的教育訓練、家長的教育理念等,針對每個學生采取各個不同的對策。其次,班主任要向家長傳遞孩子在學校的各種信息,如學習、生活自理、行為、身體突發(fā)狀況等。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是家長最關注的,這些就要通過孩子的班主任來了解,班主任要關注每個學生在學校的行動,然后反映給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需要通過班主任來完成。再次,班主任需要了解孩子在校受教育后的各種情況反饋。例如,學習鞏固、行為的強化訓練、技能訓練、社會生活適應情況等。以此來促進和調整對學生的教育與訓練。
家長會是家長與班主任最直接的溝通方式。通過此方式加強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交流,架設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橋梁。在工作中必然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班主任以謙遜的態(tài)度向家長主動提出,必然會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進一步拉近了家長和學校之間的關系。
三、參與活動,增進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互動
邀請家長參與到學校及班級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來。有了家長的支持、理解和參與,學生們會因此而在活動中更加的積極主動、充滿活力,使他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1.邀請家長觀摩主題活動,使家長主動參與活動
還記得第一次邀請家長觀摩新年聯(lián)歡會主題活動的情景:我精心準備了舞蹈“拔蘿卜”,無論是腦癱的學生,還是不聽指揮的自閉癥學生,都讓他們戴上頭飾扮演一個人物或一種小動物,當家長們看著自己的孩子亮相時都睜大了眼睛,很怕漏掉哪個細節(jié),孩子們精彩的表演結束了,家長們的眼淚與笑聲摻雜在一起……觀摩結束后,家長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沒想到……”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觀摩,家長們感觸很深:腦癱孩子的家長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也能登上舞臺表演;自閉癥孩子的家長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能參與集體活動;其他孩子的家長們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舞姿這么優(yōu)美……
以此為契機,我對家長們發(fā)出真誠的邀請:請家長們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來。家長們由原來的漠不關心,開始積極主動關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了。
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家長們再一次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并且滿臉微笑地告訴老師:我的孩子也能學會很多知識了……就這樣,家長對孩子們的在校學習生活有了了解,主動要求參與到活動中來的家長也越來越多,并有針對性地指導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2.與家長討論主題活動形式,使家長積極配合活動
利用家長會、親子活動時間,讓家長各自談談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并共同討論制定以班級為單位的主題活動的形式,使家長對活動內容有大概的印象,班主任也可提煉生成一些新的適合學生的活動內容。
在“六一兒童節(jié)藝術表演”主題活動中,考慮到我們班的自閉癥學生和腦癱學生無法獨立參加活動,如果家長不參與活動,我們班絕大多數學生都將無緣這次活動。為了使學生們能展示自己,班主任和家長共同探討活動方案,最終達成共識,由學生家長和學生一起上臺進行歌曲舞蹈表演?;顒有问揭磺枚?,家長和學生們開始尋找各種適合表演的音樂,以及適合舞蹈的服裝、道具,最后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令人眼花繚亂、多姿多彩的表演效果。真的沒想到,家長的參與不僅僅為學生們展示自己搭建平臺,還使家長與學生成了好朋友,更使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未來。
3.應家長要求開展主題活動,提升家長參與活動的有效性
創(chuàng)建家校聯(lián)系信箱,班主任及時反饋學生在校表現(xiàn),家長及時反饋學生在家表現(xiàn),根據班主任與家長相互交流情況開展主題活動。
家長通過參與學校的活動,改變了教育觀念,掌握了許多教育方法,他們開始和孩子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的關系,并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孩子持續(xù)發(fā)展。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還為增進家庭親情提供了條件和機會,使那些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在有意無意中忽略了和孩子共處機會的家長有機會與孩子互動,彌補了這種缺憾。活動中,孩子的自信心、個性、社會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實踐證明,只要善于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學生、家長和班主任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那么,家長就能成為班主任的協(xié)作伙伴。這樣,家校就能成為一個整體,更有效地促進培智兒童全面主動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