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善于提問是學習任何一門學問所必須具備的精神,提問是將問題更有意義地提出的關鍵,好的提問可以啟發(fā)正確的思維,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巧妙地進行提問,善于運用提問技巧進行設疑,引導學生質(zhì)疑,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提問藝術;音樂教學;課堂提問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fā)明千千萬,關鍵在一問?!薄爸钦邌柕们?,愚者問得笨?!痹谌缃駥W生越來越個性化的環(huán)境下對于教師而言如何上好一堂音樂課,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問便成為了關鍵性的問題。
一、課堂提問前應該避免的四個方面
1.避免無意義空泛乏味的提問。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胡亂捏造一個問題便讓學生任意發(fā)揮進行提問。這樣的問題盡管是在進行課堂的提問,但是背離了音樂課堂的主題,使學生在最后無法真正地理解和消化音樂課堂中所講的主題是什么,只能夸大了學生的幻想,對于理性地思考幫助微之甚微。例如,講到江蘇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教師如果問同學們桂花好看嗎,它香嗎,有什么作用……那樣不僅讓同學們感到不像是在學習音樂,而是像在學語文,還讓他們感覺上課脫離了主題,這種提問就是非常沒有意義的,同學們不僅學不到任何知識,而且也提不起對音樂課的興趣。
2.避免古板格式化的提問。問問題時不能一味的古板,死搬教條,如果變換一下提問的角度,使學生有新奇感,他們就會活躍起來,積極配合教師。例如,在講到《第四十交響曲》時,如果教師依照以往的提問方式問知道作曲家是誰嗎?學生們就會按照課本上的念:莫扎特。這樣就失去了新穎性,如果教師問我們生活中的流行歌曲有沒有類似的曲調(diào)啊,這時候?qū)W生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回答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們留心生活,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達到深刻理解認識教學內(nèi)容的目的,而且這種貼合生活新穎的提問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3.避免鉆牛角尖式的提問。鉆牛角尖就是認死理,打破沙鍋問到底,這種提問難度大,讓學生丈二和尚剛摸不著頭腦,提出問題學生也不知道怎么作答,甚至讓學生厭倦原本有意義的音樂課。例如,教師在上《在希望的田野上》這課時,教師如問學生:“你們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有什么嗎?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叫希望的田野嗎?希望又代表什么呢?”等這些問題的話,就不能讓學生積極地思考,不能調(diào)動課堂的氣氛,所以教師提一些通俗易懂的問題反而效果更好。
二、課堂提問中還應注意到問題
1.課堂提問要講究“啟”。教師的提問要有啟發(fā)性,要善于抓住和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悟出真知,得到通過探索獲得知識的快樂。中國古籍《學記·述而篇》中有“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論述,古人的論述對于我們的啟發(fā)性提問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啟發(fā)性提問要做到教師的循循善誘在前,學生孜孜求索在后,從而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的和諧的教學局面;還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通過積極思考獲得答案,切忌在學生疑竇叢生、思維活躍的時候教師就匆忙把現(xiàn)成的答案告訴學生。
2. 課堂提問要求“異”。答案不是唯一的,有建設性的意見才能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教師絕對不能只以書本上的答案為唯一標準。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善于發(fā)問,而且要鼓勵學生對標準答案提出不同的看法,善于發(fā)現(xiàn)常規(guī)之外的東西,提倡求異思維,這恰恰是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一環(huán)。即使學生的回答是完全錯誤的,荒誕不經(jīng)的,教師也應傾聽他說完再給予適當?shù)囊龑?,而不能很直接地否定學生。教師的鼓勵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更富有創(chuàng)造力。
3.課堂提問要掌握“ 度”。過淺的隨意提問往往引不起學生的興趣,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若問題的難度過大,又勢必導致思維卡住和和課堂冷場。課堂提問必須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要使學生經(jīng)過短時間認真思考后能回答得出,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知與不知的“臨界狀態(tài)”,咀之有勁,品之有味,通過提問能使學生領悟和理解知識的奧妙。對于一些難點問題,不能直接提問,要層層遞進式地提問,由淺入深,抽絲剝繭,采用循序漸進地方式解決問題,這樣的提問才是有效,也才會更高效。
所以,當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后應該及時地給予學生正面的回饋、及時的評價和鼓勵,這才是我們在音樂課堂中提問的最終目的和最重要的教學實踐。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