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 成,郭延昭
(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西安腦病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穴位注射配合俯臥位抬頭訓練治療腦性癱瘓豎頭不穩(wěn)45例
樵 成,郭延昭
(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西安腦病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目的:觀察穴位注射配合俯臥位抬頭訓練治療腦性癱瘓豎頭不穩(wěn)的臨床療效。方法:45例用穴位注射配合俯臥位抬頭訓練療法治療。結果:治愈9例,顯效22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6%。結論:頸部穴位注射配合俯臥位抬頭訓練治療腦性癱瘓豎頭不穩(wěn)有較好療效。
腦性癱瘓;豎頭不穩(wěn);穴位注射;俯臥位抬頭訓練
腦性癱瘓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傷殘情況,是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腦發(fā)育早期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主要表現(xiàn)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1]。而各型腦癱患兒中部分表現(xiàn)為頭部控制差,豎頭不穩(wěn),直接影響患兒的后期康復。2011年3月以來,筆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俯臥位抬頭訓練治療腦癱豎頭不穩(wěn)45例取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45例均為我院住院患兒,腦癱診斷與分型依據2004年昆明全國小兒腦癱會議制定的標準[2],排除合并重度智力低下、癲癇及有肝腎功能損害患兒。男30例,女15例;年齡6個月~3歲,平均1歲2個月;肌張力低下型28例,痙攣型13例,不隨意運動型4例。均不同程度豎頭不穩(wěn),31例進行過康復治療而效果不明顯。
取風池穴、天柱穴1組,頸部華佗夾脊穴7組。維生素B120.05mg,加蘭他敏注射液0.1mg/kg,滅菌注射用水2mL稀釋,每次選取2個穴位,用安爾碘常規(guī)局部消毒后,每穴位注射1/2。穴位注射治療30min后,患兒采取俯臥位,雙手放置于頭部兩側,用玩具等誘導使其抬頭,反復進行,每次訓練30min。每周治療5次,3個月為一療程,治療1個療程統(tǒng)計結果。
治愈:豎頭穩(wěn),可正常完成頭部前屈、后仰、左右旋轉等運動。顯效:豎頭較穩(wěn),頭部前屈、后仰及左右旋轉運動完成緩慢。有效:俯臥位頭可居中,雙手可抱在正中。無效:豎頭不穩(wěn),與治療前比較無變化。
治愈9例、占20%,顯效22例、占48.9%,有效12例、占26.7%,無效2例、占4.4%,總有效率95.6%。
豎頭不穩(wěn)目前多采用被動頭部控制訓練和傳統(tǒng)康復治療。維生素B12可為神經組織的能量代謝提供物質基礎,并增強神經髓鞘脂質的合成,為腦組織損傷后再修復提供必需的物質。加蘭他敏注射液具有抗膽堿酯酶活性,且作用持久、毒性低,可治療重癥肌無力、肌營養(yǎng)不良、小兒麻痹后遺癥等,穴位注射治療偏癱、面癱等均取得理想的效果[4]。
中醫(yī)認為,腦性癱瘓豎頭不穩(wěn)為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筋骨肌肉無力導致。風池穴為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之會,位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附著部之間的凹陷中。天柱穴為膀胱經穴,位于后頭骨正下方斜方肌外側凹陷處。華佗夾脊穴旁通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經氣相通,而督脈與膀胱經直通入腦,聯(lián)絡各臟腑,故夾脊穴在治療中尤為重要。有學者報道[5],穴位注射具有針刺和藥物的雙重作用,利用針刺和藥液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同時通過經穴和藥物的親和性、歸經性、直達性、放大性、趨病性、速效性及延長性等特殊功能,促成穴位注射的高效和速效,在穴位注射治療機理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康復訓練誘導患者自主完成訓練動作,其訓練的結果較傳統(tǒng)方法更為滿意。
[1]吳希如,林慶.小兒神經系統(tǒng)疾病基礎與臨床[J].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2]林慶.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J].中華兒科雜志,2005,43(4):262.
[3]孟慶萍.穴位注射治療腦性癱瘓不自主運動型豎頭不穩(wěn)65 例[J].四川中醫(yī),2010,28(1):118-119.
[4]劉艷霞,胡晉紅,朱全剛,等.加蘭他敏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J].世界臨床藥物,2007,28(7):420-423.
[5]譚曉如.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腦病的臨床應用[J].中醫(yī)兒科雜志,2007,3(1):39-41.
R245.952.3
B
1004-2814(2013)10-844-01
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