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煌 朱小芹
(江蘇理工學院數理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1)
工科大學物理的教學中,狹義相對論部分學時很少,而其內容又相對深奧,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很多學生一知半解,他們只是形象地對是否有時空隧道、時間能否倒流等科普甚至科幻感興趣,卻不理解正確的理論,更不理解理論所要求的前提條件.同時,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在部分參考書中,有關內容敘述得不太嚴謹,這樣,初學者要真正掌握這些概念比較困難.本文選取了狹義相對論部分的幾個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定性及定量分析,究其根本原因,尋找內在的物理本質.
由式(1)可知,在S 系中,不同地點的兩個事件同時發(fā)生,即t1=t2,Δt=0,Δx≠0,則在S′系中,Δt′≠0,兩個事件不可能同時發(fā)生.
這里錯誤的關鍵還是學生忽視了長度收縮的前提條件:同時測量運動細桿兩端的坐標.桿的原長或固有長度是桿靜止時測得的長度,測量時不必同時記錄桿的兩端坐標,由于桿是靜止的,其兩端坐標值不變,同時記錄或不同時記錄其結果一樣,當桿運動時,要求同時記錄其兩端的坐標,而用此兩端坐標差作為桿的運動長度.
可見,在相對論時空觀的學習中,關鍵還是正確利用洛倫茲變換,特別要注意它們的前提條件.大多數教材都是先給出洛倫茲變換,再通過洛倫茲變換講解相對論時空觀[2,3],但也有教材先介紹相對論時空觀,再講洛倫茲變換[4],讓學生先定性了解,再定量學習,老師可以讓學生課后通過洛倫茲變換再去思考相對論時空觀,這樣效果也不錯.
在相對論教學中,很多學生受到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影響,總是認為因果關系會發(fā)生顛倒.若A 和B 是S′系中的兩個事件,A 是原因,B 是結果(A 先發(fā)生,B 后發(fā)生).他們認為總能找到一個慣性系S,在S 系中,B 先發(fā)生,A 后發(fā)生,出現因果順序顛倒的現象.其實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在相對論中,因果關系不會發(fā)生顛倒.
設A、B 兩個事件在S′系的時空坐標分別為(x′A,t′A),(x′B,t′B),S′系相對S 系以速率u 沿x 軸正向運動,由洛倫茲變換可知,在S 系中,
則
由式(3)可見,如果x′B>x′A,則只要t′B>t′A,必有tB-tA,即在S′系中測得A 先于B 發(fā)生,在S系中測也是A 先于B 發(fā)生.
如果x′B<x′A,則有可能t′B>t′A,而tB<tA,也就是在S′系中測得A 先于B 發(fā)生,有可能在S 系中測得B 先于A 發(fā)生.但是這種時序顛倒的情況只能發(fā)生在彼此無關的兩事件之間.
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討論分析,知道學習相對論時空觀的關鍵還是洛倫茲變換,同時要特別注意其前提條件;了解相對論不會改變因果關系;以及有爭議的動質量概念.相對論的學習,值得討論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著名的“孿生子佯謬”問題,光靠狹義相對論不能很好地解釋,還需要廣義相對論的知識才能解釋清楚[10].更多的問題,還需要大家去探討,科學總是在不斷的思索和懷疑中前進的.
[1]過祥龍,董慎行.基礎物理學(上冊)[M].2版.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139.
[2]程守洙.普通物理學(1)[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9-246.
[3]馬文蔚.物理學(下冊)[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6-195.
[4]毛駿健,顧牡.大學物理學(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7-142.
[5]Adler C G.質量真的與速度有關嗎,爸爸?.[J].吳治隆,譯.大學物理,1991,10(3):25-28.
[6]Okun L B.質量的概念[J].馬文麒,譯.大學物理,1992,11(2):29-31.
[7]朗道,栗弗席茲.場論.[M].任朗,袁炳南,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37-38.
[8]Sandin T R.為相對論質量辯護[J].鄧淑琴,譯.大學物理,1994,13(8):20-24.
[9]張三慧.也談質量的概念[J].物理與工程,2001,11(6):5-11.
[10]呂嫣,段家興,圖雅,等.對雙生子佯謬問題的幾種解釋[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9(3):3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