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麗 孫秋華 趙言誠 劉艷磊
(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2011年10月12日國家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對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進行了部署.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的精品課程.目前,網絡課程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而視頻資源是網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物理作為一門教育部重點關注的公共基礎課程,其資源共享的需求甚為迫切,縱觀以往高校建立的多媒體教學課程資源,基本都是教學課件、圖片、動畫、音視頻等素材簡單的堆積,這些資源主要是為教師提供教學參考素材,但是并沒有起到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的作用.而與課堂教學同步的視頻資源可以把教師的視頻、語言、講稿、板書等整個教學過程完整地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習者能身臨其境地學習到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好像真實地和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因此視頻教學資源更容易受到學習者的歡迎,使更多人受益.
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許多高校的網絡建設中,80%左右的網絡課程都有教學視頻,但是現(xiàn)有的教學視頻中大多都存在以下幾個典型而又普遍的問題:
視頻錄制的場所一般是普通教室,沒有專門的吸音、隔音設施,環(huán)境噪聲大;普通教室的燈光照明條件不夠,畫面暗淡,缺乏美感.缺乏專業(yè)的攝像人員對授課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拍攝,而只是用一個固定在三腳架的攝像機完成全程拍攝,難以捕捉課堂中的每一個瞬間.因此簡單的攝制環(huán)境不能滿足高質量的視頻課程的制作.
教學視頻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只有主講教師的鏡頭,整個授課過程從頭到尾都是教師的近景,主講教師是整個“節(jié)目中的唯一情景人物、主線人物”,教學視頻沒有視點、鏡頭、景別的變化.同時由于主講教師經常面對的是鏡頭,缺乏視頻錄制的經驗,經常會出現(xiàn)鏡頭前緊張、局促,授課語言不流暢的現(xiàn)象,使得那些平時授課激情飽滿、揮灑自如的教師失去了應有的感覺,難以發(fā)揮正常水平,取而代之的只是埋頭念講稿,照本宣科,表情嚴肅的呆板授課,這種授課形式缺少運動、激情和美感.無論主講教師是多么優(yōu)秀的教師,在這種錄制形式下都會變成枯燥乏味的單調授課.當學生長時間面對不變的畫面進行學習時,很容易失去對主講教師的信心,失去視聽興趣,產生厭倦逆反心理,最終使視頻課程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
授課過程本是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過程,整個過程應該包含引導學生自發(fā)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最終學會如何解決問題這3個方面.而攝制時主講教師通常面對的是攝像機,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的講授完全是一個單向的信息傳播過程,教師的教學激情沒有人去激發(fā),教師的講授成了一種任務性工作,教師的才華由于沒有學生的反饋信息而很難得到施展,難以還原課堂的真實情境.
許多高校為了加速視頻資源的建設,把后期制作加工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完全省略,但是錄制過程中勢必會存在主講教師在面對攝像機鏡頭時由于緊張心理、缺乏臨場感和缺少鏡前訓練等多種因素所帶來的這樣或那樣的失誤,如果把這些失誤不經處理原原本本地呈現(xiàn)給學生,只能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降低學生自學的效果.
為了滿足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等課堂教學類視頻的技術要求,我校對原來的錄播教室進行了高清全自動錄播教室的改造.改造后的錄播教室能夠實現(xiàn)課程的高清全自動錄制需求.錄播系統(tǒng)采用了吊麥收音和一鍵式錄課模式,教師無須佩戴或手持麥克,更無須操作復雜的控制面板.這為教師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提高授課質量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錄播系統(tǒng)還采用了多路信號靈活采集技術,采用三機位拍攝,第一臺攝像機安裝在教室的中后部,主要將主講教師授課的內容完整地攝錄下來;第二臺攝像機安裝在教師前端,主要以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的鏡頭為主,拍攝學生聽課,回答問題,記筆記等內容;第三臺攝像機機的任務是不折不扣地記錄投影內容.這三路信號可實現(xiàn)教師鏡頭、學生鏡頭、計算機屏幕的智能切換,提高了全自動錄像的質量,利用這三路不同鏡頭語言的變化,可以防止學習者的視覺疲勞,增加學習效果.
同時錄播教室用三基色冷光燈作為主光源,分別布設主光、副光、側光及頂光等光源,保證了教師、學生和PPT 內容的正常曝光量,而對投影屏幕區(qū)域給予較暗的布光.讓視頻畫面更具可看性,增加畫面的真實感和現(xiàn)實感.教室中安裝了專業(yè)的隔音設施,為視頻課程的錄制創(chuàng)造了安靜的氛圍.
為了營造出生機勃發(fā)、充滿魅力的視頻課程,需要對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下面以感生電動勢一節(jié)為例,來講述整個設計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對上節(jié)動生電動勢的簡單回顧,改變條件,如果導體不運動,而是讓導體所處區(qū)域的磁場發(fā)生變化,感應電動勢還會不會產生呢?通過問題的提出,新課的內容得到了順利的引入,鏡頭主要面對主講教師,時間預算5分鐘.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把問題還原為麥克斯韋當年提出渦旋電場的物理情境,引導學生也能創(chuàng)造性地假想出由變化的磁場激發(fā)的電場——渦旋電場.此過程學生們會大膽地提出若干種不同的猜想,鏡頭主要面對討論的學生,時間預算5分鐘.
(3)新課內容的講授.系統(tǒng)地講授感生電動勢的內容.這是課程的主要部分,鏡頭主要面對主講教師,投影屏幕,預計時間25分鐘.
(4)應用.講授的知識必須要還原到具體的生產、生活中,這樣所學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當學生對感生電動勢有了充分的應用,讓學生積極地提出他們關于感生電動勢的所見所聞,比如電磁爐、冶煉金屬等應用,鏡頭主要面對討論的學生,時間預算5分鐘.
(5)例題.最后通過例題的講解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作了簡短的小結及回顧,并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作一了解,鏡頭主要面對投影屏幕、學生,時間預算10分鐘.
每一節(jié)課程都要求教師做這樣的課程設計,從而可以保證教學視頻的充實性、系統(tǒng)性,還原給學習者一個真實的課堂.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概念、規(guī)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來的.物理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把握物理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呢?最有效的辦法是把教學內容與物理實驗結合起來.而演示實驗最能反映這種結合,因此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視頻課程的內容,把演示實驗納入課堂,會很好地提高視頻課程的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提高演示實驗的教學效果,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演示實驗進課堂”的建設:
(1)確立演示實驗的項目.根據大學物理的教學大綱,確定與授課內容相符的演示實驗項目,盡量保證每堂課有1~3個演示實驗,從而確定演示實驗教學目標.
(2)演示實驗儀器的設計與制作.有了明確的實驗項目,就要選擇能夠達到這些目標的實驗儀器.一個實驗內容往往可以有不同的實驗方法.選擇實驗方案的依據主要有,所選課題的實驗目的、要求、內容;演示實驗(硬件)的基本要求(如目的性、科學性、簡便性、明顯性、趣味性等);學校實驗設備情況;學生的情況(物理知識、接觸過的實驗、實驗知識和技能、思維與生理心理特征等);實驗時間和教學所允許的時間是否與教學體系相協(xié)調.
(3)進行總體構思及局部構思.根據教學目標和所選實驗方案,設計或選擇適當?shù)慕虒W策略,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總體構思,決定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大致的教學程序.根據所選定的總體構思,逐一分析實驗要點,分析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分析判斷學生在觀察與思考時可能產生的問題和困難,在此基礎上進行局部設計.從而初步確定所要采用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初步確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4)確定總體設計方案.根據總體構思,將局部設計方案匯合、串接,調整、加工成為一個完整總體的設計方案.應當注意各局部設計、各環(huán)節(jié)的過渡、銜接須自然、恰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用須與演示實驗內容相融洽、與實驗操作相配合.
做好畫面剪輯與特效處理,剪輯過程中對主講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不自然的動作、表情,將其用學生聽講的畫面做替換處理,但是需要保留教師畫面的同期聲,以保證講課的真實性和同一性.在聲音軌道剪輯時,對教師的一些如“那么、然后、是不是”等口頭語需要通過調整時間線單位精確到幀,并將其刪除.對同一時刻的內容,如學生課堂討論,動手操作等,可通過鏡頭組接的方法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過程,使畫面在視覺上得到很流暢的效果.最后還要對視頻進行片頭、片尾的設計制作.
視頻教學評價是完成制作工作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視頻初步完成后,要請學生、任課教師和有關專家審核.通過他們的反饋意見,及時發(fā)現(xiàn)視頻錄制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加以改進,以使整個教學視頻在可視性、科學性等方面有質量的保證.
網絡教育的蓬勃發(fā)展促進著資源共享課程的進程,如何提高共享資源的質量、讓教學資源被高效地利用,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中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優(yōu)化視頻課程是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所提出的配備專業(yè)的錄播教室、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演示實驗”豐富視頻教學、注重后期制作和認真整合課程反饋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視頻課程的質量,促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
[1]許艷麗,馬德俊,劉剛.國家精品課程網站中教學視頻的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2):88-92.
[2]任麗平,王念春.關于我國高校網絡課程視頻資源建設的幾點思考[J].教育技術,2011(7):57-60.
[3]王春濤,鄭 崧,朱光俊,等.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促進精品資源利用[J].中國冶金教育,2009(1):33-34.
[4]張鵬高,謝笑宇.開展視頻互動教學,探索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新模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8):3-4.
[5]黃立新.透析網絡課程中教學視頻的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2006(3):47.
[6]楊斌,鐘橞珠.淺談課程教學視頻案例中的視音頻制作[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6(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