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萍
【摘要】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學習的核心所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量不斷更新擴大,閱讀能力直接關系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教學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語文寫作水平的集中反映。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本文擬以結合當前語文教學的現實狀況,從以下幾方面對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現代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是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教學情境的最佳方法之一。因為多媒體能充分再現具體情境,能有效補充學生原有經驗中的不足。例如教學契訶夫《變色龍》一文,如果學生對變色龍會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色來保護自己的特點認識不清,就不能完全理解奧楚蔑洛夫性格中的可憐與可悲,對人物的解讀只能停留在“可笑”的層面上。一段關于自然界中變色龍的錄像,可以迅速幫助學生進入為何稱奧楚蔑洛夫為變色龍的情境。再如,在教學詩歌鄭愁予的《雨說》的時候,如何讓學生感受詩人當時的寫作歷史背景?如何讓學生體會“雨”對當時孩子們的那份關愛?這時可以為學生播放幾段春雨的片段,同時放映幾段“文革”不久后孩子們痛苦生活狀況的影片,這樣有助于學生們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有利于學生們體會詩中那份深深的關愛。這樣形象、生動,富有知識性的情境進入,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們閱讀的興趣,使學生進入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
二、教學方法多元化
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和手段,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法方法如:閱讀法、講授法、對話法、實踐法、電教法、研究法等等。例如,類似于江河先生的《星星變奏曲》這種內容、形式都很精美的文章,我們可以采用閱讀法進行朗誦;面對梁啟超先生論證嚴密的《敬業(yè)與樂業(yè)》這類文章,我們可以采用研究法、對話法進行課題探究,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小的辯論賽。教學無定法,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教學目標和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不同的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范進中舉》,《變色龍》等文時,我就引導學生成功地進行了課本劇的演出,通過這樣的表演,讓學生理解并投入角色之中,增強對文中人物當時內心情緒的解讀,較之以往我在教這些課時的效果,要有很大的提高。
三、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對文本不同的解讀
讀者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對文學作品有不同的解讀,這就是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一千個讀者對文章會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來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不同角度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獲得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與體驗。閱讀教學中要給學生充足的自主閱讀的時間,指導學生沉浸到作品中去,與作品中的人物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的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歡樂與痛苦,比如《孔乙己》教學中的情境模擬法;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fā)展文本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獲得審美體驗。比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的教學,不要急不可耐的對作品條分縷析,因為這種行為會阻礙學生進入作品營造的藝術境界,剝奪學生主與文本之間對話的機會。學生在充裕的自主閱讀里可以提升對自然的感覺、對弱者的感覺、對勞動的感覺、對探索的感覺、對尊嚴的感覺,對民主平等的感覺等等。文學作品,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所以閱讀教學中必須認真品讀語言,依托語言自由的進入作品創(chuàng)設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體驗,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不同的解讀。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語言有味,面目可愛”了。
四、尊重差異,分類指導閱讀教學
在分層教學與分類指導中,應在一個班中將不同的學生根據其學習水平和素質發(fā)展的層次,歸人到不同的“類”中,以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兼顧各類層次的學生水平。教師在設計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時,既做到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準則,又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例如在教《桃花源記》時,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①C組同學(也指全體同學)能在老師適當輔導下,利用工具書自學課文,能講出本文的作者、出處,能流利地準確地朗讀課文,能對照課文說出文章大概內容;②B組同學能在老師點撥下,對照注釋,通過查看工具書,能準確說出本文的故事內容,然后不看課文能大概說出故事內容;③A組學生能夠在沒有老師幫助下,背誦且能準確說出文章的故事內容。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體會語文閱讀的快樂。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使教學方法多元化;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對文本不同的解讀;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類指導閱讀教學,再結合語文學科的性質特征,有計劃有步驟的推薦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