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銀昌
〔關鍵詞〕 地理教學;美育;自然美;藝術美;思想美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2—0041—01
地理課程是一門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有機地滲透自然美、藝術美和思想美的教育,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地理教學中的自然美
美存在于一切領域中,尤其存在于大自然中。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其中則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美。
1.浩瀚宇宙的神秘之美。晴朗的夜晚,遙望蒼茫的天穹,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神秘的世界:看著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天鵝星座、天鷹星座、長蛇星座等,人們仿佛步入了動物園,讓人感到宇宙神秘莫測。而北斗星使無數人迷途知返,明確了方向,啟明星則讓人看到了希望,使人在黑暗中不斷前行,牛郎與織女鵲橋相會的凄美傳說,則讓學生在觀察這兩顆星時,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掃帚星”真的會給人帶來災難和痛苦嗎?天外來客真的存在嗎?一個個疑團讓學生不斷地產生著遐想。教師把浩瀚宇宙的神秘之美展現在學生面前,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使其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2.名山大川的景觀之美。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自然美景,尤其以名山大川的自然景觀美聞名于世,其令觀者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在我國的三山五岳中,泰山以雄偉著稱,華山以險峻著稱,衡山則神秘莫測,黃山以云海、怪石為奇。小的景點,如,黃山的“仙桃石” 、“猴子觀云?!?,華山的“仙掌峰”,“南天一柱” ,無一不美。其顯示出了鬼斧神工的自然形象美。
二、地理教學中的藝術美
地理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又是一門社會科學。地理教材中有大量人類社會活動的景觀圖片,這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美育素材。
1.古代文明的藝術美。在古代宮殿方面,如,北京故宮、秦時期的阿房宮和漢代的未央宮、長樂宮等,氣勢恢弘,是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在帝王陵墓方面,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唐乾陵及印度泰姬陵等,也都大氣磅薄。此外,如,長城、都江堰工程、趙州橋、蘇州園林、孔府、孔廟等,都是古代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它們體現出了高度的社會藝術美。
2.現代文明的藝術美。在大型橋梁方面,如,南京長江大橋、上海楊浦大橋及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大型立交橋等,造型美觀。在大型水利工程方面,如,葛洲壩、龍羊峽、三峽等水電站和引黃濟青、引灤入津等引水工程,規(guī)模宏大。在大型文化設施方面,如,鳥巢、水立方及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獨具匠心。這些都體現著現代文明的藝術美。
3.民族風情的特色美。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在民族歌舞方面,如,朝鮮族的頂水舞、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熱巴舞等,都顯示出其各自民族的藝術特色。在節(jié)慶活動方面,如,回族的“古爾邦”節(jié)、藏族的藏歷年、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等,也都極富民族特色。在居住方面,由于各地環(huán)境不同,不同民族的住宅類型也迥異。如,蒙古族的蒙古包、維吾爾族的平頂屋、傣族的竹樓、侗族的鼓樓等,反映出了各民族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飲食方面,如,哈薩克族的手抓羊肉、藏族的糌粑和酥油茶,我國“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等都體現出了民族風情的特色美。
三、地理教學中的思想美
地理教學中的許多內容,如,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伽利略奠定了近代實驗科學之路;地理學家徐霞客歷盡三十余載游覽神州大地,寫就了《徐霞客游記》;地質學家李四光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為我國地質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們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高尚的情操,是教育學生思想美的良好素材。除此之外,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huán)境日等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主題活動,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精神,使其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進而學會保護自然,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