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江 李秀琴
1991年7月,高某在土地部門辦理了土地使用權登記,領取了編號為(91)字第0106204集體土地使用證。2002年2月19日,高某的父親與孫某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協(xié)議,并將高某的房產及宅基地轉讓給孫某。2003年9月10日,孫某辦理了變更登記,領取了編號為(2003)0910045號集體土地使用證。
2012年2月,高某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縣政府、土地部門為孫某頒發(fā)的編號為(2003)0910045號集體土地使用證。
法院審理后,查明縣政府、土地部門是在高某未到場的情況下,為孫某辦理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土地登記程序違法。高某要求注銷(2003)0910045號集體土地使用證,理由正當,應予支持,故判決撤銷縣政府為孫某辦理的(2003)0910045號集體土地使用證。
法院判決后,高某多次到縣政府及土地部門索要其編號為(91)字第0106204集體土地使用證,在得知該證已于2003年注銷之后,要求縣政府及國土部門為其重新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
土地部門經過調查取證,得知以下事實:高某系城市居民,1988年9月,高某利用虛假戶籍材料,以某縣城關鎮(zhèn)某村三組農村村民的身份申請宅基地。1990年3月,縣人民政府批準高某使用非耕地133平方米建住宅。1991年7月,高某申領了(91)字第0106204集體土地使用證。
土地部門在調查后,形成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既然法院已經判決高某勝訴,因此,縣政府及土地部門應維護高某的權益,恢復其對該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權,重新為高某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至于高某系城鎮(zhèn)居民,不應在農村申請宅基地,但其申請1990年已經縣政府批準,況且法院在審理中也未涉及,當然無須再去追究。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然,法院判決撤銷縣政府為孫某辦理的(2003)0910045號集體土地使用證,但不代表高某擁有對該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權,不應重新為其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
筆者認同第二種觀點。農村宅基地是農民“安身立命”的場所,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是特定的農民,使用權權限僅限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如果恢復高某對該宅基地的使用權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關于“農村村民”的限制性規(guī)定。
同時,針對高某騙取批準、非法占地行為應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眹敛块T應該對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